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09年第12期
编号:11850029
改变大学生对同性恋歧视态度的教学个案报告(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1日 《中国性科学》 2009年第12期
     最后一部分是学习如何帮助同性恋者。首先,强调帮助的着力点是提高同性恋者的社会功能而不是改变其性取向。其次,指出帮助的前提是自己对同性恋者能尊重、平等对待,没有反感心理,对于同性恋者没有误会或刻板印象。第三,指出同性恋者可能会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向同性恋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1.2.2 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教学效果,在多媒体教学的前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对同性恋的态度的问卷调查(本问卷主要参考周励志的问卷而制成[6]),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成对样本T检验(表1)。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同性恋者也可以担任公职”一项外,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态度均有显著甚至极其显著的变化。

    1.2.3 小组讨论与角色扮演 为了了解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同性恋的真实态度,在教学现场没有现身的同性恋者的情况下,笔者只能通过表演间接地了解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同性恋者的可能态度。笔者布置的小组讨论和角色表演题目是:如果你的一位同性恋好友失恋了,你将如何帮助他/她?要求在10分钟的讨论结束后,每组派出同学把帮助的过程分角色进行表演。当听到笔者的要求时,很多同学面露难色。笔者让第一组同学表演时,四个同学互相推诿,经过笔者的鼓励和劝说,终于有两个女生很不情愿地站起来表演,她们分别扮演女同性恋者和她的朋友,前者通过电话向后者倾诉失恋的痛苦,后者进行劝慰。刚开始表演的时候,两个人的声音都很低,周围的同学几乎都听不到,在笔者的鼓励之下,她们才以正常的音量说话。以前的性教育课上,学生的发言表现基本上是比较大方、自然的,但针对同性恋这个社会敏感话题特别是让同学亲自模拟同性恋者以及和他们关系密切的人,一些同学的表现就不那么放松、自然了,这也说明让学生真正接受同性恋者还是需要一个过程。鉴于第一小组的表现,笔者没有再要求后面的小组表演,只要求他们说出解决办法。但也有一个男生小组主动要求表演,表演内容是一对男同性恋者闹分手,其中一个的朋友分别与他们交谈,劝两人和好。三位男同学的表演均比较自然大方,特别是扮演其中一位男同性恋的男生把自己对男友的抱怨表现得惟妙惟肖。
, 百拇医药
    1.2.4 影片欣赏 为了进一步增强同学们对同性恋者的感性认识,体会和理解同性恋者的情感与社会困境,笔者选择了在课余时间播放香港的同性恋题材电影《蝴蝶》。当天共有22位同学自愿前来观看,在长达130分钟的影片播放全程中,除了两位同学中途有急事提前离场,其他同学均看完了整部影片。观看过程中,同学们聚精会神,表情严肃。有一个女同学每当看到两个女主人公在一起做爱的镜头就用手把眼睛遮起来。大多数同学看完电影后的神情是严肃的、沉重的或者是若有所思的,显然同学们已经深受影片感染。

    2结论

    教学内容针对性强能比较明显地改变学生对同性恋的歧视态度。由于笔者此次的教学内容均是围绕课前调查学生所提问题展开,针对性强,解决了学生的思想困惑,所以比较明显地改变了学生对于同性恋的歧视态度。

    教学评价手段应该多样化,调查与观察相结合。虽然通过书面态度测试反映出来的本次教学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但通过后面的学生角色表演就可以看到学生在现实中的正向态度实际上没有在书面测试中表现的那么显著,因此我们对于涉及同性恋这个敏感性话题的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注意评价手段多样化,避免评价的以偏概全。
, http://www.100md.com
    教学方法需要增强艺术化的教学。鉴于同性恋者在现实生活中可见度低,知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同性恋的正确认知,但难以让学生从情感和人性的角度对同性恋者产生理解和认同。从学生观看同性恋题材电影的强烈反应来看,我们有必要运用艺术化的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潜移默化影响下能从人性的高度对同性恋者产生情理交融的理解与认同。

    3讨论

    教学内容要根据同学们的知识和思想现状,注意适度,否则可能起到的是反面教育的效果。如学生没有意识到同性恋与艾滋病的关系,笔者认为就不必在教学中过多地谈及这个问题,以免本来就对同性恋者存有歧视的人们又将同性恋与艾滋病联系起来,反而会将同性恋污名化。

    另外,既然教学是为了改变人们对于同性恋者的歧视态度,那么课堂教学也需要一些同性恋者的现身支持,勇敢地走进人们的视野,让人们对这个人群有直接的感受和了解,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地改变人们对同性恋者的歧视态度,否则仅仅通过知识教育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笔者所在的西部山区性文化比较落后,人们对于同性恋者还不够宽容,所以真正让同性恋者现身课堂将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就形成了一个两难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解决办法。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高燕宁主编.同性恋健康干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4.

    2 高燕宁,梁霁.凿壁偷光:复旦同性恋健康课程人文报告[J].中国性科学.2006,15(3):24-27.

    3 朱倩昕,贺杏.对咨询人员的态度干预研究——以对同性恋的态度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7,9:776.

    4 Xiaopei He. The Emerging Tongzhi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and Activities in China[Z]. The Report on The Conference of Contested Innocence—— Sexual Agency in Public and Private Space(IASSCS Conference 2009),15-18 April 2009,Hanoi, Vietnam.

    5 http://www.tudou.com/home/item_u21339086s0p1.html.

    6 江汉声,晏涵文主编.性教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77.

    [收稿日期:2009-10-02], 百拇医药(李 丹)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