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09年第4期
编号:11776352
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血浆TXB2和6-K-PGF12变化的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日 《中国性科学》 2009年第4期
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血浆TXB2和6-K-PGF12变化的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BPH)的血浆血栓素B2(TXB2 )和6-酮前列腺环素(6-K-PGF12)的变化。方法: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20例,分别与给药前后(前列舒通)测定血浆 TXB2和6-K-PGF12 ,另随机设20例年轻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亦测定血浆TXB2和6-K-PGF12,分析对比其变化。结果:方差分析表明,观察组给药前后及与年轻组比较TXB2、6-K-PGF12及T/K比值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BPH与血浆TXB2升高,6-K-PGF12降低,T/K比值升高有关。前列舒通可以降低TXB2及T/K比值,升高6-K-PGF12,通过调节TXB2与PGI2相互作用来治疗BPH,减轻血瘀症状。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血浆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环素; 血栓素烷(TXB2); 前列环素(PGI2); 血瘀症。

    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常见疾病,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了。基于中医“瘀则不通”的基本理论,结合BPH增生的特征,力求探讨其与血瘀的相互关系,故选择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环素(6-K-PGF12)来间接观察血栓素烷(TXB2)和前列腺环素(PGI2)在BPH时的变化,同时通过补肾活血的前列舒通给药影响来观察他们与血瘀的相互关系,从而进一步探讨BPH的发病因素及治疗途径。

    1 一般材料

    BPH患者20例,健康年轻对照组20例,均为随机抽取于2001年9月~2004年3月深圳医学培训中心门诊的患者和青年学生志愿者。BPH患者年龄平均62.33岁,最大80岁,最小50岁。病程平均4.41年,最长12年,最短半年。年轻志愿者均为男性,最大22岁,最小19岁,平均20.5岁。BPH诊断标准按文献[1、2、3],BPH纳入标准为年龄在50~80岁的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重在I-II期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分期标准[1]),按照排弃标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作为观察对象:①年龄在50岁以下或80岁以上者;②对观察药物过敏者; ③正在使用其它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者;④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和精神病患者;⑤不符合入选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者。有下列情况者在控制严重并发症后可列入观察对象:①急性尿潴留,服用药物无效,需留置导尿者; ②严重泌尿系及全身感染者。临床随机分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基本情况比较χ2检验表明(年龄P<0.01),分组符合年龄差别要求。

    2方法

    2.1研究方法

    观察组20例BPH患者在给药(前列舒通)前后各采血测血浆TXB2 和6-K-PGF12 ,年轻对照组亦采血测血浆TXB2 和6-K-PGF12 。分析TXB2 和6-K-PGF12 的变化及T/K比值变化,了解BPH患者的TXB2 和PGI2 的变化。给药1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服药1~3个疗程。以观察BPH与血液流变及血瘀的关系。

    2.2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方差分析—两两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为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5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3结果

    方差分析(两两比较)表明:观察组给药前后及与年轻组比较TXB2 、6-K-PGF12及T/K比值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提示老年前列腺增生时,血浆TXB2 较年轻人明显升高,6-K-PGF12 下降、T/K比值升高。经服用前列舒通后TXB2 下降、6-K-PGF12 升高、T/K比例下降,但与年轻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4讨论

    TXB2 是TXB2的稳定代谢产物,6-K-PGF12 是PGI2的稳定代谢生产物,可以反映二者在血中的浓度,推测体内血栓素(ghromboxanes,TXs)及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动态变化。

    现已知TXB2 及PGI2 对心血管系统是一对作用很强的活性物质,TXB2 升高,PGI2下降,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局部动脉收缩等;TXB2 有很强的支气管收缩作用,而PGI2 可以对抗这一效能,前列腺素最早由前列腺中分离出而得名,它对生殖系统有直接而广泛的影响。PG可以增加大鼠睾丸重量,刺激生精过程,增加精细胞数目和精子活力,并促进精子运行,利于受精。大剂量时,通过影响血中LH、FSH和T水平,抑制雄性生殖。PG在个体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随着年龄、性别的变化,也发生相应的改变,PGE、PGF具有促进激素合成和促催产素,催乳素、胰岛素分泌等作用。有人认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可能通过其激素与PG的作用,上传下达,相互沟通,相互制约,控制人类生殖。[4、5]有人认为PG收缩平滑肌的作用与Ca2+ 泵被抑制细胞内Ca2+ 浓度升高有关。[6、7]近来许多学者通过对TXB2 及6-K-PGF 的研究,观察凝血、纤溶、血液流变与中医血瘀症的关系,取得令人信服的进展。

    本课题通过对20例老年BPH,患者血浆TXB2 及6-K-PGF12 放免检测并与20例年轻对照组比较,发现BPH患者TXB2 显著升高,6-K-PGF12下降,T/K比值升高,经前列舒通治疗后,TXB2下降,6-K-PGF12上升T/K比值下降,但仍与年轻组有差异。提示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浆TXB2 升高,6-K-PGF12下降,PG的代谢失调,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及凝血与纤溶、平滑肌舒缩等多环节、多层次的影响BPH的发生,也可能是与BPH同时伴随老年出现的增龄性改变。这一问题尚属初次探讨,需要更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也提示BPH患者除有前列腺增生的血瘀病理性改变外,还有与血瘀直接相关的TXB2和PGI2 代谢失衡有关。

    参考文献

    1 蔡松良整理.前列腺疾病专题研讨会纪要[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3,14(5):323.

    2 谢桐,吴阶平主编.前列腺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1.

    3 马永江等.良性前列腺增生病发病机理研究进展[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84,5(6):356.

    4 吴阶平主编.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938-948.

    5 顾方六.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3(6):46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171.

    7 内弘幸,他.前列腺肥大症に对ずるCerniltonの治疗效果に关ずる计量的检讨[J].泌尿纪要,1981,(27):317., 百拇医药(段晓慧 潘晓明 易竞阳 肖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