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07年第10期
编号:11535110
加强性学研究 构建和谐社会(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1日 《中国性科学》 2007年第10期
     利用这个机会,我郑重提出:要大力加强性学研究,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夫妻之间是否性和谐,关系到家庭的稳定,从而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一般情况下,夫妻性爱和谐,“小家”才会熙熙和睦;只有所有“小家”和谐,才谈得上社会“大家”的和谐荣昌。在这个意义上,性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因此,用严肃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性的问题,就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伟大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课题;或者说,加强性学研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

    1 加强性学研究是现实社会的呼唤

    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迄今为止,性还是人类存在延续的动力与手段。虽然人与动物都有性,但是,人的性与动物的性有着根本的区别,人的性应该是人的社会性的最集中的最突出的体现。因为,人的性并不是简单的性行为,而是与复杂的性心理、性意识、性观念、性文化、性取向、性规范、性禁忌等联系在一起,而这些,正是人的社会性存在的重要内容。性,实质上就是人的社会性存在。换句话说,要探究人的社会性,人的本性,就一定要深入研究人的“性”。性并不是一切,但离开了性,就没有了一切,或者,一切都没有了社会性的意义。因为,性,也是“历史中的决定因素”(恩格斯语)。

    但是,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大多从否定的意义上来对待和理解“性”,把“性”当作可恶的、罪恶的、阴暗的怪物,当作不能言说的、不能思考的幽灵。谁谈论性,谁就会被指责为低俗、庸俗;谁为性正名,谁就有可能被等同于动物。这种现象当然很奇怪。但更为奇怪的是,人们居然还要结婚组成家庭,人口居然还在增长。为什么?因为,性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由于我们长期“忽视”性的问题,没有在家庭生活中、社会生活中给予性以应有的地位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