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2698133
鹿茸在防治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中的机制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R543.5R289.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349(2012)12151602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由于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动脉管腔狭窄,甚至继发性血栓形成,发生阻塞,引起患肢慢性或急性的缺血症状,甚者发生坏疽,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以及人口的老龄化,ASO的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1],此病属于中医“脱疽和脉痹”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饮食失节,膏粱厚味,损伤脾胃,湿浊内生,痰瘀互结,阻塞经脉;或因气血亏虚,运行无力,脉络瘀阻,气虚血瘀,经脉痹阻,气血不达四末而发为脉痹;或因肝肾亏虚,气竭精伤,肾水消灼,筋炼骨枯,终成脱疽之症[2]。

    1治疗现况

    中医对本病的病机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临床治疗多辨证使用益气活血,养阴清热,健脾祛湿,温经通络,补益肝肾,温阳散寒,活血化瘀,或配合中药外洗外敷等方法,多数医家认为瘀血内阻是本病的基本因素。因此,活血化瘀应贯穿疾病始终,临床上也多以活血化瘀方剂为主,疗效确定。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栓和扩张血管治疗,积极的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防治动脉硬化,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手术治疗主要指重建肢体血运,包括动脉内膜剥脱术、血管旁路移植术和血管腔内治疗术;ASO的介入治疗仍局限于短段病变,短段主髂动脉病变的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术效果较好;此外,随着狭窄的逐渐形成,肢体的侧支循环随之逐渐建立[3],使得一些医家逐渐注意到利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诱导血管生成的基因治疗。

    2补肾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关系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见于中老年患者 ......
------
    李廷荃 化金凤 索炜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摘要】正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由于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动脉管腔狭窄,甚至继发性血栓形成,发生阻塞,引起患肢慢性或急性的缺血症状,甚者发生坏疽,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以及人口的老龄化,ASO的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1],此病属于中医"脱疽和脉痹"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饮食失节,膏粱厚味,损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鹿茸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生成 缺血 血管新生 益气活血 防治 上升趋势 动脉硬化闭塞症

    【分类号】R543.5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由于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动脉管腔狭窄,甚至继发性血栓形成,发生阻塞,引起患肢慢性或急性的缺血症状,甚者发生坏疽,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以及人口的老龄化,ASO的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1],此病属于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