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2年第2期
编号:12326267
儿童混合表情识别的发展及与基本表情识别的关系(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2年第2期
     摘要 以193名儿童为被试,采用表情识别范式,考察5岁、6岁及8岁儿童的基本表情识别能力和混合表情识别能力,探讨了儿童在这一年龄段中混合表情识别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基本表情识别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基本表情识别能力在5岁时已发展良好,混合表情识别能力在8岁时仍需完善,后者是前者的深化,同时还包含对多种表情进行辨认的能力:两种表情识别能力构成了更加完整的表情识别图景。

    关键词 表情识别,混合表情,发展特点。

    分类号 B844.1

    1.问题提出

    情绪能力是个体在应对情绪诱发事件时的一系列的技能(Lazarus&LaLzams’1990)。它是心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中得到:情绪能力有引发、维持、改变人际关系。帮助儿童建立与周围世界的良好关系等作用(Hillary,Maw,Judith,&Hwee,2007;Izard,Fine,Schultz,Mostow,Ackerman,&Youngstrom,2001)。表情作为不断变化的非言语信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表情是人们情绪的外在表现。根据面部表情,儿童可以推测出一个人的情绪状态。面部表情的识别能力反映出儿童能通過情绪表情推测他人内部心理状态的能力(Nelson,Morse,&Leavitt,1979)。
, 百拇医药
    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的关于个体表情识别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其中大部分研究采用给被试呈现面部表情图片,让其命名图片表情的方法。早期的表情识别任务基本上都是以基本表情识别为主,即对高兴、伤心、愤怒、害怕等表情的识别。以往研究针对儿童的基本表情识别能力已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如4岁儿童能够识别高兴、伤心、愤怒的基本表情,且对高兴的识别发展得最好。对伤心的识别能力要好于愤怒(姚端维,陈英和,赵延芹,2004),对于害怕的识别则要在更晚的5岁、6岁才表现得较好。除了上述这些基本表情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多数表情都是模糊的,混合的。近来有研究者发展了混合表情识别任务进行相关研究。在这类研究中,首先给模特拍摄四种基本表情的照片,并请被试对这些照片上的表情进行评定,被90%以上的被试评定为某一表情的照片进入原始的图片库:随后采用图片合成软件将同一对象的两种基本表情的图片按照70%-30%或者75%-25%的比例进行合成,形成混合表情的图片。之后,如同基本表情识别命名任务那样,将混合表情的图片呈现给被试,让被试报告所属何种基本表情,或分别进行四种基本表情上的李克特式量表评分。
, 百拇医药
    关于混合表情识别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基本表情识别任务,混合表情识别任务对于了解个体在相关能力上的个别差异更加敏感。例如一项研究以亲身经历過别斯兰恐怖事件的幸存儿童与同地区没有直接经历過这一事件的其他儿童为被试,测查他们对基本表情、情绪情境、以及混合表情的识别。发现两组儿童在前两项任务中没有任何显著差异,但在混合表情的识别任务中,幸存儿童显著倾向于将图片知觉为悲伤和愤怒(Scrimin,Moscardino。Capello,Alto,&Axia,2009)。关于帕金森患者表情识别的研究也表明,在基本表情识别上这些患者与健康个体没有显著差异,但患者对于混合表情的识别能力更为低下(Atsunobu,Takahiro,Kazuo,&Mitsuru,2006)。

    以上两个研究在基本表情识别任务中,实验组和控制组均无差异,但在混合表情识别任务上表现出差异。由此说明识别混合表情需要个体拥有更高级更敏感的能力。国外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左右脑均势的女性对混合表情的识别能力最高。而左右脑均势的男性在混合表情识别任务上表现最差(Korv&Alan,2003);酗酒者比吸毒者在混合表情识别能力更低下。既酗酒又吸毒的人的表现最差。此外有研究者指出有抑郁症状的母亲对于混合表情的识别能力比一般人低下,他们的孩子(6-11岁)在这方面的能力同样低下,但情绪表达能力与同龄人无异(Arsenio,Sesin,&Siegel,2004)。这些研究仅采用混合表情识别任务,而未设置基本表情识别任务,原因可能在于研究者预期在基本表情识别任务上会出现“天花板效应”故而省略。还有研究表明受過虐待的儿童在混合表情识别任务上的表现与未受過虐待的儿童不同(Camras et al.。1990)。综观这些研究,我们发现个体在混合表情识别任务上的表现,与在基本表情识别任务上的表现是不同的,并且这种不同是有意义的。
, http://www.100md.com
    个体的混合表情识别能力上之所以出现上述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可能是由于混合表情识别能力是一种要求对情绪识别更加精确化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可能具有其自身独立的发展特点,只有当个体的基本表情识别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能逐渐掌握对混合表情的识别能力,比如已有研究表明,幼年儿童不能理解个人能够同时拥有多种情绪,但7岁儿童可以。本研究综合考察了儿童基本表情识别能力和混合表情识别能力的具体表现,以期探讨二者的发展特点及相关联系,以期为描述儿童表情识别发展的更加完整的图景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2.研究方法

    2.1被试

    考虑到6岁时,儿童的基本表情识别能力已经基本完善,7岁儿童已经能够理解人可以同时有多种情绪。该实验在某小学随机选取5岁、6岁、8岁的儿童作为被试,被试情况如表1所示。

    2.2实验材料
, 百拇医药
    以“中国化面孔情绪图片系统(CFAPS)”(Camras et aL 1990)中一男、一女(图片的认同度及强度均为中上等水平)的8张基本表情图片(高兴、伤心、愤怒、恐惧四种基本表情)为原始材料,采用moroh软件,按照以往研究中采用的70%-30%的比例合成了一共24张混合表情图片,其中比率为70%的表情为靶表情。另选8张(4种基本表情×2种性别)基本表情图片作为基本表情识别的实验材料。实验图片举例如图1。

    2.3实验程序

    采用E-prime软件让实验图片按随机顺序在电脑上逐一呈现。主试事先告诉被试,即将要看到一些含有人脸的图片。图片上的人有的高兴,有的伤心,还有的愤怒,害怕、惊讶。在确认儿童能够用恰当的词汇描述对应的表情后,要求儿童每看一张图片后口头报告他看到的人脸最像是在表达哪种表情,主试记录下被试的反应。实验過程简单,考虑到若设置练习实验,练习部分与基本表情识别任务间会有练习效应,于是未设置练习实验。实验分为两部分:在基本表情识别部分,被试的反应被分为选中目标表情和选择无关表情两类。在混合表情识别部分,被试的反应被分为选中靶表情(占70%比例的的表情)、选中配对表情(占30%比例的表情)和选中无关表情三类。, 百拇医药(章吉 陈英和 李雯)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