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07年第2期
编号:12064549
大学生孤独感、应对策略与气质类型的关系(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年第2期
     摘 要 采用问卷法以453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孤独感、孤独感应对策略与气质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孤独感总分、孤独感和孤独应对策略及气质类型各维度上存在性别、城乡、专业差异;大学生孤独感各维度与其气质类型以及3种类型的孤独感应对策略得分间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气质类型、孤独应对策略因子对孤独感,以及气质类型、孤独感各因子对孤独应对策略分别构成显著回归效应。

    关键词 大学生,孤独感,孤独应对策略,气质类型。

    分类号 R395.6

    1 问题提出

    在西方社会中,孤独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近30年来西方心理学家一直较重视对孤独感的研究。目前,我国学者也逐渐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关于孤独的描述有许多,Peplau的说法较受赞同:孤独涉及个体对社会相互作用的数量和质量的感觉, “当一个社会关系网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孤独就会出现”。在国外,Weiss早在1973年就提出了孤独类型理论,强调孤独感应该是多维的,不同群体会在孤独感的不同维度上表现出不同特点。Anderson等研究者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对儿童、老年人孤独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Karry等对孤独感产生的原因也做了分析探讨,将其大致归为5类:早期依恋方式、人格因素、个体消极的认知和应对、社交技巧的缺乏、社会性忽视。在我国,辛自强、周宗奎等对儿童孤独感与同伴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