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311
编号:13713518
眶部肿瘤患者的临床CT诊断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1日 曹火亮 张延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CT诊断眶部肿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为眶部肿瘤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探讨其特点及准确率。

    结果:50例患者中脉管性肿瘤12例、先天性肿瘤10例、炎性假瘤10例、视网膜母细胞瘤6例、黑色素瘤4例、神经鞘瘤3例、淋巴瘤3例、泪腺肿瘤2例。对它们的发生部位、形态、边缘、密度、眶骨改变、眼球壁改变及眶周受累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论:结合患者具体临床症状表现及CT所提供的影像信息,能够对大多数眶部肿瘤作出定性诊断。

    关键词:CT眶部肿瘤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16-01

    眶部肿瘤其位置较为特殊,治疗稍有不慎便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导致患者失明,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1]。因此对与患有眶部肿瘤的患者应当及早诊断确诊并及早进行治疗。眶部肿瘤与其他肿瘤相似,故CT是检查该疾病的主要手段。本文中以我院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为眶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探讨其特点及准确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并经过CT检查的眶部肿瘤患者,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62.6±4.5)岁;其中左眼20例,右眼28例,双眼2例。

    1.2方法。采用CT扫描机对所有患者进行眼部扫描。扫描时以听眶下线或者听眦线作为基线进行横断面扫描,设置电压为120-130kV,电流为30mA,76mAs,层厚为1.4-3.0mm,层距为0.6-3.0mm;50例患者中有9例另行冠状扫描或者进行重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