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2633537
品管圈活动降低糖尿病护理风险的临床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4年第12期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糖尿病护理风险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3年建立品管圈活动组织,对2012年糖尿病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应对策略,开展相关质量改进。结果 活动后胰岛素保管合格率、护士血糖测定操作合格率、护士糖尿病知识考核优良率、患者糖尿病知识考核优良率分别为97.37%、99.43%、96.36%、92.50%,较活动前均明显提高,活动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后患者重度低血糖发生率、口服药物漏服与服药时间错误发生率、胰岛素漏注射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08%、1.50%、0.50%、0.17%,较活动前均明显降低,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品管圈 糖尿病 护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2-0234-02
, 百拇医药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易出现多种急、慢性并发症。在糖尿病的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存在多种安全隐患,故为加强对糖尿病病人的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有必要探讨一种积极有效的护理方式。品管圈(QCC)又称为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不断地推进管理,改善工作场所,提升护理质量,通过轻松愉快的管理方式,让员工参与到管理活动中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可提高医疗护理的安全性,使护理人员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有效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1-2]。本研究自2013年开始将品管圈活动用于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品管圈小组的设立

    组织护士学习品管圈的意义、特点、活动原则与活动方法,让护士知道如何将品管圈应用到护理工作中来改进护理质量。在自愿的前提下,选取全科18名护士,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对2012年全年糖尿病护理缺陷资料进行分析与质量检查,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反馈等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主要问题包括:病房备用胰岛素多,不同品种胰岛素混乱放置,且放置地点不统一,部分胰岛素甚至失效,部分开瓶后未注明开瓶时间、床号以及患者姓名;部分护士未完全掌握不同笔式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部分护士在末梢血糖测定时操作不规范,如消毒方法不严密、查对程序不到位、测量手法、滴血量、滴血时间掌握欠缺;部分护士对于糖尿病知识掌握不全面。根据上述问题将18名护士分为4个小组,主题分别为提高胰岛素病区保管的合格率;提高胰岛素注射方法的正确率;提高末梢血糖测定的准确率;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各组分别选取圈长1名,护士长进行监督。
, 百拇医药
    1.2 品管圈活动时间与内容

    品管圈活动时间为2013年1月~2013年12月,每2周进行1次活动。活动内容围绕每组选定的主题展开。

    1.2.1 规范护理流程

    完善并落实胰岛素保管及使用程序、末梢血糖测定程序、动态血糖检测程序、笔式胰岛素注射器使用程序、胰岛素泵使用程序等。通过规范护理流程,可有效规避护理常规操作导致的护理风险。

    1.2.2 加强培训

    组织内分泌科专家对参与品管圈活动的护士进行有关糖尿病专科知识培训,并定期考核。护理部制订糖尿病专科知识手册,发放给护士供其业余学习之用。组织糖尿病知识及技能竞赛,以提高护士学习兴趣。

    1.2.3 规范工作纳入质控
, http://www.100md.com
    圈员注意观察科室护士的工作情况,了解护士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上报圈长。对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通过问卷方式调查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1.3 观察指标

    通过不定期检查测定病房胰岛素保管合格率、血糖测定操作合格率,通过问卷方式调查护士糖尿病知识考核优秀率、患者糖尿病知识考核优良率。并统计活动前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显著性水平σ=0.05。

    2 结果

    活动后胰岛素保管合格率、护士血糖测定操作合格率、护士糖尿病知识考核优良率、患者糖尿病知识考核优良率分别为97.37%、99.43%、96.36%、92.50%,较活动前均明显提高,活动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1。
, 百拇医药
    活动后患者重度低血糖发生率、口服药物漏服与服药时间错误发生率、胰岛素漏注射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08%、1.50%、0.50%、0.17%,较活动前均明显降低,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体见表2。

    3 讨论

    护理风险始终贯穿于整个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由于护理工作存在直接性、连续性与动态性等特点,是在医疗活动中和病人接触最多的部门,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也较多,护理风险往往直接地体现在护理纠纷与投诉中。因此,为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需要每位护理人员加强防范,提高自身素质。

    品管圈活动的特点是赋予活动小组一定的权利,每个成员都有参与决策与解决问题的机会,极大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各个成员的创造性思维,促进护理质量的有效提高[3]。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小组成员能自动参与活动,通过轻松愉快的管理方式,让员工在工作中获取成就感与满足感[4]。故品管圈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措施的执行,也有利于建立团队精神,提高管理效益与执行力。
, 百拇医药
    我院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行分析,集思广益,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有效促进了糖尿病护理质量的监管与评估机制的完善。活动后胰岛素保管合格率、护士血糖测定操作合格率、护士糖尿病知识考核优良率、患者糖尿病知识考核优良率均较活动前出现明显改善,而护理风险事件则明显下降,提示,品管圈活动应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戴莉敏,方英,俞力,等.品质圈管理在非专科住院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2):135-136.

    [2]叶妙满.参与管理模式在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0,9(2):160-161.

    [3]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45-1946.

    [4]姚智萍.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的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1,10(4):347-348., http://www.100md.com(龙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