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中年保健
编号:13474845
“卒中青年”,比油腻中年更可怕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日 《家庭医药》 20206
     患者张某,33岁,突发言语含糊伴右侧肢体无力5小时入院。发病当天患者玩游戏到凌晨3点入睡,5点起床小便时突发言语含糊伴右侧肢体无力,立即就诊于社区医院,之后转入我院神经内科。经询问病史,患者吸烟10年、20支/日,且有高血压病史。此次起病前连续几天打游戏至凌晨3、4点钟。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了诊断——脑梗塞,即缺血性脑卒中!

    如今,脑卒中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发病人群正趋于年轻化。青年脑卒中是指45岁以下成人发生的卒中(18~44岁),占全部卒中的13.3%,男性发病率为18~142/10万,女性为23~95/10万。卒中年轻化的趋势,必将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需引起重视。

    警惕缺血性卒中的“魔鬼时间”

    研究表明,疾病也有自己的时间节律,也就是疾病的生物钟。卒中的发生与身体的各种不适相关,也表现出生物钟特征。缺血性卒中表现为昼夜节律:

    0:00~06:00,发病率高。这段时间一般处于睡眠状态,迷走神经兴奋,血流缓慢,血细胞易聚集形成血栓,血栓阻塞血管,致血流不畅,易诱发缺血性脑卒中。

    4:00~10:00,发作约占总数的46.4%,可能与血压的变化、清晨易发生心律失常、血液流变学的周期性改变等因素有关。

    总之,缺血性卒中的“魔鬼时间”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段:睡眠期、清晨(早起至上午9点)。

    熬夜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青年卒中的常见原因有:

    1.高血压,是卒中的首位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其在青年卒中占59%。

    2.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约占青年脑梗塞病因的20%~30%,患者平均年龄多在35岁以上。

    3.熬夜,是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一项青年卒中和老年卒中的对比研究发现,84.8%的青年患者有熬夜的恶习,比老年卒中患者(41.9%)高出一倍还多。

    4.心脏疾病,心源性脑栓塞是由于心源性栓子经循环系统致脑血管栓塞,引起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是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较差的类型。

    5.糖尿病,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它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

    6.脑静脉血栓形成,一种发生在颅内静脉系统的少见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占全部腦血管病的10%。

    7.凝血性疾病,也是青年人脑梗塞的病因,凝血异常约占13%。

    8.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脂异常等。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防止卒中来袭

    1.规律地生活,远离熬夜“修仙”,这样才能保持健康,远离卒中。现在,很多青年人像案例中的患者一样熬夜打游戏,生活极不规律,就容易引发卒中。

    2.卒中发病高峰在春夏或秋冬季节交替易发生传染性疾病时,需要注意睡前及早起时饮水,以补充夜间过多的失水。

    3.避免按摩,如泰式按摩等,因为不规范的操作易导致血管的撕裂。

    4.饮食建议少油清淡,参照“地中海饮食”,红肉摄入少一点,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每天限量(如蛋黄1个左右),可多吃些瓜果蔬菜和不饱和油脂。

    5.加强体育锻炼,可帮助缓解生活和工作压力,也是预防卒中的重要措施。

    此外,还应限酒戒烟,提高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对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理解。, http://www.100md.com(陈林 屈德意)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中年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