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 > 2019年第2期
编号:13324472
巧选用药时机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家庭医药》 2019年第2期
     治病用药是非常有讲究的事,以用藥为例,有些时候发现疾病就需要立即用药,但有些时候不是发现疾病、确诊之后就需要马上用药, 有些病用药则需要慎之又慎。下面结合临床案例给大家进一步说明。

    有的病不着急用药

    例1:患者男,17岁,高三学生。一天傍晚,突然倒地、抽搐、惊厥、口吐泡沫、神志不清,十几分钟后自己爬起,若无其事。立即被送医院,脑电图显示有癫痫放电,诊断为癫痫。但医生未立即开出抗癫痫药物治疗,只是说先观察,多休息,多睡觉,如果再发病及时就医,并用药。

    分析:癫痫是神经系统疾病中仅次于急性脑血管病的第二大常见病。病因不甚清楚,无病因药物治疗。该病发病机制复杂,有效的对症药很多,一旦用药就不是几天几个月,而是好多年,药物副作用便自然不容小觑。然而,有的癫痫仅发作一次就不再发作,因此对于癫痫,一般先不着急用药,留心观察,嘱患者避免诱因,注意劳逸结合,也许就只发这一次,这就可以避免为预防复发而长期吃冤枉药!如果第二次发病,一般就需要用上抗癫痫药物并维持多年(有的医生更保守一点,甚至在第三次发病后才用药治疗)。不只是癫痫,作为严重精神疾病的精神分裂症,也有少数患者仅发病1次就不再发作。因此,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也不必马上长期用药维持,如果第二次发病,则必须大剂量用药控制症状后,减量维持用药好多年。

    例2:患者女,35岁,清洁工。健康体检B超查出胆囊结石。她担心害怕,身边几个同事就因为胆结石引起胆囊炎开刀把胆囊切掉了。她怕胆结石引起炎症发烧、疼痛,更怕手术治疗,因此,经常买头孢菌素药吃,认为这样就不会发生胆囊炎了。

    分析:这位患者显然用头孢菌素不是时候。结石易引起感染,但尚未引起感染就用抗感染药显然不是时机。有结石存在,就有感染的风险,平时应注意饮食调理,忌饱餐、少油脂、多果蔬、多饮水,多运动,保持大便通畅,胆结石可能长期静止,不至于出现梗阻和感染症状。当然,如果不幸并发感染,则需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治疗,一般能有效消除症状;如果多次发生梗阻感染症状,那只有在控制感染后手术除石。多见的胆结石也好,肾结石也好,手术把结石清除是釜底抽薪的消除梗阻和防治感染的方法。当然也不是一有结石就开刀,开膛破肚、破皮流血取石总是不得已而为之。

    总之,没有感染时用抗感染药物是白用,没有益,只有害。药物非食物,岂能随随便便想吃就吃呢!

    有的病要立即用药

    有的疾病一经查出,就应当及时予以药物治疗。比如肺结核、麻风病,只要诊断无误就尽快用药治疗;肠道蛔虫、蛲虫、钩虫、阿米巴等感染一经诊断,也应及时用药,即使没有症状也不等待。为什么?因为,已有可靠疗效的药物可用,既不难治愈,更能防止病情发展、并发症发生和传染性。

    有的病用药慎之又慎

    有的疾病虽也有药治疗,但疗效不理想、不可靠,药物副作用不小,用药时间又长,因此,选择用药要慎之又慎,不可轻率随意乱用,否则,弊多利少。

    比如,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属于症状和肝功能损害均较轻的慢性肝炎,病情和肝功能时有波动是其特点,如果要用药,宜选择合适时机,在症状和肝功能波动加重时用药以对症;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大三阳,是症状和肝功能异常均较重的慢性肝炎,使用干扰素、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物常常显示较好疗效,但应选择合适时机,比如转氨酶水平理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即谷丙转移酶(ALT)在300以上,尤其500~600时效果较好,宜等待这一时机用药。

    又比如,消化性溃疡,尽管幽门螺杆菌(Hp)阳性,但如果症状轻微甚至没有症状(有10%的消化性溃疡无症状,由钡餐或胃镜发现),此时一般不用药,更不用药物副作用较大的三联、四联抗菌药治疗。因为,虽然有望消除Hp,但身体却可能受到药物损害,得不偿失。况且,Hp人群感染率很高,通常不都构成威胁。Hp阳性的慢性胃炎,症状轻微者,也以不联合抗菌用药为好。通过饮食调理等可望减轻、消除症状,疾病自愈。少数人由于保养不够等原因出现症状,且症状不轻,工作、学习、生活均受影响,此时自然宜首选三联或四联用药。之所以如此考虑,是因为这些疾病难以一劳永逸治疗彻底,药物对人体、对肝脏的损害又必须警惕。

    还有,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肝,尤其母婴垂直传染,注射时机对预防效果很重要,通常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6小时内更好)打第一针,打第二针则在出生后1个月,第三针在6个月。这种注射时机更有利于产生抗体,预防效果更好。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等的预防注射针也是很讲究注射时机的,打的预防针越早越好,过了有效时机(一般24小时)就达不到应该有的效果。, 百拇医药(宗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