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 > 2014年第8期
编号:12571804
肥肉“受审”记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家庭医药》 2014年第8期
     审判长:请原告陈述。

    原告甲:请各位不要笑我这么胖,我是代表广大脂肪肝患者来状告脂肪集团。

    被坑害成脂肪肝的人可不少,其中有的已经发展为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不少人同时还患有血脂异常。起先大家还蒙在鼓里找不到原因,现在知道罪魁祸首就是肥肉!这个“肇事者”太阴险,害人也不打招呼。

    原告乙(一位瘦小、干瘪的老头,显然是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 :诸位,高血压脑出血把我害成这样,病根就是动脉硬化,大量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结果血管阻塞、变硬、不通,最后脑血管破裂出血。

    原告丙:我代表还在受折磨的心肌梗死、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广大患者,还有糖尿病朋友,声讨、控告肥肉的罪行……

    审判长:各位原告不要激动。被告代表肥肉,你可以申诉。
, 百拇医药
    肥肉:首先我要把我们的身份厘清一下。脂肪集团有3位主要成员,实力最大的是甘油三酯,又名中性脂肪,简称脂肪,是老大;其次是胆固醇,是老二;老三叫磷脂。我们有共性,又有个性。老大和老二“作用”大,活动多,也就成了众矢之的。

    被告律师:我想先说明一下,肥肉与肥胖、血脂异常并无必然联系,不吃肥肉也可以发胖,也可以出现高血脂(现在称为血脂异常)。

    肥胖是身体白色脂肪堆积的表现,主要成分是中性脂肪,但造成脂肪堆积的原因甚多,尤其是与内分泌代谢、遗传关系密切。从营养学角度看,出现肥胖者,总热量、尤其是淀粉类主食的摄入比脂肪摄入的绝对量更为重要。

    原告律师:不论原因如何,已经肯定高脂肪饮食,确实是动脉硬化和继而发生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根本原因或重要因素(如糖尿病)。另外,脂肪代谢失常和痛风、胆石症、高尿酸血症、骨关节病的发生也有关系。
, 百拇医药
    更危险的是,高脂肪食物更和某些癌症有关系,比如大肠癌、乳腺癌。

    被告律师:你提供的材料固然可信,但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有记录显示,晚期癌症患者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并不增高,反而低于正常水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低胆固醇也会增加罹患癌症的机会,因为肥肉中的共轭亚油酸对癌细胞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甚至,如果完全不摄入脂肪类,反而可出现绝对性血脂异常。

    肥肉:审判长,我们并不等于垃圾食品,而是人类必需营养素之一,重要性并不次于蛋白质与糖类。

    脂肪是人体优质能源。同样重量的脂肪供给的能量是糖、蛋白质的两倍,堪称高效。像今天天气这么冷,各位在食物中添加一点脂肪,身上就会暖和多了……

    原告律师:过多摄入肥肉,尤其是加工过的,更是前列腺癌、胰腺癌的肯定危险因素,各位不会忘记爱吃肥肉、体重100多公斤的世界第一男高音帕瓦罗蒂的教训吧?
, 百拇医药
    肥肉:请让我把话说完。贮备能量是集团老大完成的,老二、老三则在构建人体基本组织中扮演主角,包括各种膜(细胞膜、核膜、线粒体膜),而完成调控人体各种生理功能与感情、思维等高级神经活动的脑与其他神经细胞,含有丰富的磷脂,其重要性自不待说。

    原告乙:有人说,一些常见病如骨质疏松(软化)、骨骼发育不良、夜盲症、出血倾向,甚至糖尿病酮症等,也和脂肪有关。

    被告律师:不错,人体必需又不能自造的维生素A、D、E、K,只能溶解在脂肪中才能被人体利用,一旦没有脂肪这个唯一的载体,这些维生素就会缺乏,就会出现上述病症。

    此外人体内重要调节物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腺激素、胆酸……都是从胆固醇合成的,所以成年人每日必须通过胃肠道吸收0.5克胆固醇才能满足身体所需。……

    审判长:今天的庭审到此结束,本案改日宣判。
, 百拇医药
    数日后——

    审判长:在听取控、辩双方意见后,本人又深入征求了临床、病理、营养专家的意见,状告肥肉(别名脂肪)一案,宣判如下:

    脂肪类是人体组成成分之一,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一定量的摄入,在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说明脂肪集团成员本身并非罪犯。

    但脂肪类摄入过量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成为当今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可忽视。

    因此,征得双方同意,法庭建议双方庭外调解,人们对于肥肉等脂肪的摄入,一是要限量:世界癌症基金会建议,每日摄入牛羊肉与猪肉(红肉)的量应该限制在80克(大致相当于1两半)以下。二是摄入方法要科学:可将鱼肉、虾与禽类肉(白肉)代替红肉;将肥肉、红肉用文火炖2.5~4小时后再食用(此时其内部成分发生了趋利变化,有害的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含量下降30%~50%,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会增加);可选择性加入海带、红白萝卜、花生、黄豆、核桃等同炖;将肥肉先炼油,这样胆固醇含量可降低50%,将这种油与植物油按1:2比例混合使用。, 百拇医药(李增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