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安全与健康》 > 2009年第5期
编号:11781112
明确责任主体 完善政府服务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日 《安全与健康》 2009年第5期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沿机构之一,也在为国家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忠诚履责、尽心尽责,那么他们在完善政府安全监督管理和服务方面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日前到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采访了分管特种设备安全的单新民副局长。

    明确责任主体做出成绩

    泉州质监在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所面临的难题是辖区内民营企业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多、企业规模小,同时有一定数量“三无企业”存在(即无营业执照、无厂名、无厂址)藏匿其中,在监管执法上面临很大的挑战。2008年起,泉州市政府围绕“企事业单位能动起来、可操作”的总体要求,部署开展“落实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由泉州市政府牵头,强调企事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改变过去“政府着急,企业不急”、“企业出事、政府买单”的长期主体责任不清的局面。泉州市质监局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发挥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监管优势,进一步倡导和明确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改被动监管为由企事业单位主动负责,由原来质量技术监督单一部门监管特种设备安全,转变为所在乡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各县(市、区)政府齐抓共管、重大隐患由政府挂牌督办的良好局面,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监督检验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8年辖区内没有发生特种设备统计内安全生产事故,按进度全部完成省质监局下达27项工作指标,其中9项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省局下达的要求,并圆满地保障了在泉州举办的全国农运会所涉及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泉州市质监局是通过哪些措施来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单副局长特别强调在政府强调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大背景下,他们是通过以下5个方面来体现的:1、面对去年下半年以来严峻的金融形势,泉州市政府依然强调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抓安全生产。泉州市质监局制定了《泉州市使用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评定标准》,对未经注册登记、未定期检验合格、使用土制设备、重大安全隐患未限期整改、未定期检验合格、当年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的五类企业采取一票否决。2、抓重点监控单位,对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影响大的地方进行重点排查。3、抓好制造、安装、改造等生产单位的源头工作,坚持有资质的单位才能从事特种设备相关的工作。4、坚持做到操作人员经过技能培训、持证后上岗。5、要求“两个安全”(质量和食品安全)协管员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三确认”工作(确认特种设备数量和安全状况、确认作业人员数量和持证情况、确认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实施情况),并积极宣传泉州市政府“三年行动”方案。

    抓监管的同时完善服务

    在抓安全生产监管的同时,泉州市质监局还积极地开动脑筋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精神。他们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企事业单位的反馈意见,对《泉州市使用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评定标准》进行了3次修订改版,共印制了4.4万份,下发企事业单位,广为宣传,供企事业单位及时查找问题、积极整改,推动工作开展;企业对质监部门能够为企业提供的服务知之甚少、主动上门咨询的更少,对此该局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对政策性法律法规的宣传,将2009年5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新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印制了一万多份免费分发到企事业单位,还将新条例中与特定企业相关的信息制作成《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使用告知书》、《致行车升降机等起重机械用户的一封信》;充分发挥12365质量监督电话的作用,拓宽舆论监督的覆盖面,加大对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网的建设,提高网上服务的速度;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经常深入到市内企事业单位,倾听企事业单位的呼声,说贴心话,促进沟通交流;多年来他们坚持对30%~50%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走访,并在对企事业单位的特种设备进行监督检查的同时进行宣传和服务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积极主动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强化服务职能上下功夫,做到感情上贴近企事业单位、行动上深入基层、工作上依靠群众,时刻把特种设备的生产安全放在心上,这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编辑 郑钊萍, 百拇医药(陈 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