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中医学杂志》 > 2015年第5期
编号:12607716
核心技术融合互联网平台,是强强联合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1日 科技新时代·e医疗 2015年第5期
     台湾EBM公司(EBM Technologies)是成立于1988年的一家以DICOM3.0为准据进行PACS产品的研发的老牌HIT企业。目前EBM公司在台湾已经是首屈一指的信息化企业,并一直持续至今。

    1999年,EBM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可以说是国内较早从事PACS产品研发推广的公司之一,经过两年的努力,EBM的产品得到 301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瑞金医院的认可并成功上线。随着提高市场的拓展,2007年,EBM的全资子公司北京亿彼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全权负责大陆地区的产品研发和营销售后等业务,同时 EBM公司在全球的分公司和办事处都有稳定的发展,因此在2013年,EBM得以在台湾成功上市,并在大陆拥有了近1000家医院用户和上百家HIT企业合作伙伴,业务和销售量的增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99年,正是国内的医疗信息化市场萌芽的阶段,而以“影像”为专长的EBM最初却并没有获得内地市场的青睐。在初入国内市场时,EBM经历了很长一段没有可喜项目、需要深度挖掘开疆拓土的时间。不过,由于公司秉承着以DICOM底层技术为核心和坚持渠道营销的诚意,EBM的PACS产品被越来越多的医疗院所及合作伙伴所接受认同,尤其是随着2009年以来医改政策的深化和医院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到2011年,原卫生部支持县级医院能力化建设项目的启动,开辟了为国内的PACS行业的大好形势,为企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也让以PACS产品为专长的EBM抓住了这次机遇,顺利承接了云南、湖南、河北等省份的一部分建设项目,并凭借成熟的渠道体系,协助合作伙伴独立运作每一个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 http://www.100md.com
    就像任何事物都有其辩证的一面,中国在PACS领域的发展也伴随着重重挑战。从21世纪初至今,市场的激烈竞争、产品同质化问题、DICOM底层技术不纯熟等诸多限制,给PACS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改变,优胜劣汰、洗牌不可避免——一些承接了项目却无力进行后续维护运转的企业进入困境甚至逐渐淡出行业。到2013年,传统意义上PACS公司开始淡出市场,很多企业开始转型,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向RIS的智能诊断、病理超声的远程诊断等特色领域发展,一些新兴公司以产品应用卖点为突破口,依托风险投资进行市场推广。总的来说,对PACS这一领域,理性健康的市场秩序正在建立,依赖于用户对产品的逐渐深入了解,服务于用户的企业也越来越专业,是我们非常高兴看到的现状。

    市场大环境的改善,EBM也逐渐对自身的管理和产品进行调整和延伸——围绕影像为核心,逐步丰富产品线,除了PACS外,我们开发了专业的移动影像浏览系统,远程影像诊断系统、云端影像诊断、心电急救监护系统、牙科及乳腺影像诊断等特色产品和模块,医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设备、终端接收高品质影像进行诊断,能够满足其不同的应用需求。因此即使在目前,EBM也能稳定保持业绩增长,并在2014年于北京购买了写字楼。我们相信,坚持一贯的渠道营销原则,踏实做好每一个合作伙伴的后盾,专注产品品质的提升和研发,可以让EBM更好地服务于医患,从而获得稳定长期的发展。相信这也是任何一个像EBM一样有专业有信心的企业所希望达成的效果。

    BAT企业的崛起,给行业的资源整合带来了新的机会,对于拥有核心技术的HIT企业来说,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是机遇而不是挑战,传统HIT企业可以将自身的核心技术与互联网平台融合,达到真正的强强联手,这一天将不会太遥远。, 百拇医药(王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