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2年第8期
编号:12247592
适度的魅力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第8期
     青青刚上小学二年级,语文老师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经典诗词。老师很负责地定时检查阅读记录,并一笔一画给予批注。项目空白就直接提醒“不能将今天的任务留给明天”;字迹潦草就委婉评价“相信你可以管好这些顽皮的字词”;答非所读会及时警示“多读书,读好书,爸爸妈妈才会更喜欢你”……可不到一周,青青就从开始的极度主动发展到现在的极不情愿。原来,老师要求学生在读经典诗词的同时,必须完成一份阅读记录,并且需要家长评价和签字。

    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在保证积累诗词的同时还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写阅读日记的能力,教师的敬业精神也着实让人感动。只是,凡事都要讲求“适度”,让二年级学生养成课外阅读习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出现偷懒、疏忽、应付等现象也极为正常。每天坚持诵读对他们来说已经有点难,教师还频频指出不足,一层一层地施加压力,他们还有继续坚持的信心和动力吗?因为忽略了“适度”,教师的美好愿望和不懈努力变成了学生的负担。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其实都做了不少因为忽略“适度”而让自己的施教效果有违初衷的事。因为忽略“适度”而让事与愿违的情形不断呈现,并渐渐成为育人实践中一道“尴尬景致”,不少学生无形中成为受害者,我们却浑然不知,反而乐此不疲。

    教育愿望多如乱麻,学校的“宏伟蓝图”、管理者的“科学规划”、教师的“善良初衷”、家长们的“美好设想”、学生的“主观目标”……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认为美好的愿望。其中,学生的成长愿望在一些人眼中可能是最渺小的,但却是最需要呵护的。育人者只有让自己的施教和管理行为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才有可能让原本的设想接近“成功”。

    可在育人实践中,许多育人者内心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滋生出一股“无适度冲动”,并认为自己的规划、设计、要求等都是为了实现受教育者成长的愿望,是自己必须完成的“育人使命”,根本不顾及实际效果,任由自己的行为更加背离初衷,“一厢情愿”“满腔热情”地尽职尽责。

    “适度”是教育工作无法脱离的“前行轨道”,其魅力的展现取决于教育者对其的重视程度和技巧把握,稍有疏忽或者过于偏执,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如何让“适度”尽展“魅力”是每位育人者必须做好的一门功课。

    正确认识和把握各种心理需求,在具体施教和管理过程中应注意“适度目标”的确立和修正,这是不可缺少的备课环节。身为育人者和管理者,必须自觉摒弃过于机械、“自以为是”的思维方式,用心去了解工作对象的个性需求,细心呵护他们的成长愿望,而不是生硬地、顽固地抱着自己的育人主张;及时改变一些不合时宜的行动目标、评价方式,甚至自己的工作、生活习惯,努力让自己的教育和管理实践尽可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状况,而不是沉浸在“自我”中不能自拔,如此才会让自己的教育行为更有实效。

    精心研究和顺应学生不同成长状况,在具体施教和管理环节中注重“适度手段”的采用和改变,这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课堂策略。身为育人者和管理者,在具体实践中应准确把握不同阶段教育对象、教学内容、育人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规律,不断丰富个体激励模式,在自身素养的自觉提升中让工作水平更贴近学生的成长需求,在自我设计的激励情境中让他们的目标得以实现……这样才会真正杜绝“不适”的麻醉,摆脱事与愿违的尴尬。

    只有让“适度”的魅力在我们的教育和管理实践中不断呈现,学生们的兴趣和爱好才会得到亲切的呵护,个性和天赋才会得到切实的尊重,憧憬和愿望才会在教育的天地里如花绽放。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实验小学,枣庄,277101)

    编辑 / 李益倩 终校 / 于 洪, http://www.100md.com(贾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