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032
编号:13790664
小拼片,大课堂(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32
     5.关注最后完成任务的小组,小组在整个活动中群体气氛的变化。

    以上记录和观察紧紧围绕本活动的设计意图和目标展开,收集有用信息,为以学生为本的活动后生成做好充足的准备和铺垫。

    四、活动辅导价值的“深挖掘”

    围绕聚焦的几个方面,活动后,学生在全班进行讨论分享。教师可以参考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感悟。

    问题1.拿到拼片,你的感觉如何?

    学生回答的感受主要包括:一是迷茫,感觉拼片形状很奇怪,上面的图案也奇怪,完全不知道代表什么。尤其对于拿到空白片的同学。教师通过这个回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拼片没有两片是一样的,就像班里的同学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如果独自存在,不跟别人进行比较和交流的话,很难发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二是猜测,想知道原图片是什么图案,根据手里的拼片推测。教师通过这样的回答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有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好奇,这个问题引导我们不断去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三是期待,不知道会跟谁一组,想赶紧行动起来找到自己的组织。教师通过这样的回答激发学生对群体归属感的感悟。

    问题2.你是怎么找到自己的小组的?

    根据教师的观察,学生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主动参与型和被动等待型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