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017
编号:13472809
具身德育的四个认知属性探析(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17
     〔摘要〕具身德育是基于具身认知的道德教育,研究人的身体结构、感知觉经验以及身体和环境的相互影响等,对个体和群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本研究提出了具身德育的四个认知属性——具身性、体验性、生成性、情境性,并探讨了运用具身德育的认知属性提高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启示。

    〔关键词〕具身德育;具身认知;德育观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7-0004-03

    一、具身德育的概念

    认知的具身化理论思潮是认知科学和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1-4]。人类在与环境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了认知系统,并且发展和形成了道德这一特有的高级社会情感。传统的德育观,更多地把德育作为知识进行灌输,忽视了德育的基本规律[5]。而德育的具身认知观,主张遵循德育的基本规律,注重自下而上的道德认知过程[6-7]。孟万金、官群[8]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与功能》一文中,率先阐述了具身德育的概念。综合有关研究,笔者认为,具身德育是基于具身认知的道德教育,是研究人的身体结构、感知觉经验以及身体和环境的相互影响等,对个体和群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具身德育主张,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是源于个体的身体及其环境的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