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4年第9期
编号:13134202
助跑学生?圆梦六月(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9期
     〔关键词〕中考;考前焦虑;心理疏导

    一、捕捉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班级备考前的“异常”举动

    初三第二学期开学后的一天午饭后,我打算进班找两个学生谈话,还没进入教室就听到一声 “加油!好样的!”我加快了脚步,推门一看,悦悦和爽正抱成一团在地上打滚。“你们在干什么?”我大吼一声,所有的人都停了下来。随后我把悦悦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何会有这样的举动。我告诉他今天只是想听他最真实的想法,不会批评他,更不会告诉他的妈妈。沉默了一会儿后,悦悦告诉我,他不知为什么总觉得烦,心里特别痒痒,总想跟谁打一架,刚好爽过来跟他掰手腕,掰着掰着就滚到地上了。悦悦正说着,语文老师进来了,询问他为何周末的作业又没写,悦悦的回答让我很是意外,他说没心思写,他觉得自己已经很用心了,可每次考试结果都不理想,考那么点儿分,写不写作业都一样。悦悦还告诉我,其实不只是他,同学们都有点“异常”。那天语文测试中,有一道题全班只有作为课代表的子怡一个人出错,午饭后子怡大哭了一场,之后几天,子怡的其他各科也是频频出错,大家都说子怡像变了一个人,课间经常无缘无故地大叫,要不就追着同学满楼道地跑,说是跑完后心里会舒服点。
, http://www.100md.com
    其实,开学仅一周的时间,多名科任教师就向我反映,学生们上课总是不能集中精力,有的上课还睡觉,作业的质量也不同以往,错误率较高,抄作业现象也比较明显。教师们还发现学生们的表现越来越“幼稚”,课间十分钟时,男孩子竟然玩起了弹“魔兽”“精灵”等小孩子的游戏,女生在楼道里玩起了“丢手绢”“跳房子”等;他们的创意还层出不穷,拿上几只粉笔,随便一画,就成了五子棋的“临时战场”,这些小游戏让一群十四五岁的孩子在走廊上玩得不亦乐乎。

    二、问题产生的背景——内因和外因的交互作用

    要想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到引发问题的原因,所以针对上述现象,我联合科任教师一起针对班级焦点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到问题的根源,商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首先,我们分别走访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到学生们到了初三的冲刺阶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也特别想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拼一把,但过重的升学压力和频繁的考试让他们很厌倦,烦躁不安,情绪也比较激动,自我控制能力也减弱。事实上,他们心里也很犹豫,很纠结。我们根据已有的材料以及学生成长年龄段的特点,发现本班的学生出现了严重的“考前焦虑症”。
, http://www.100md.com
    “考前焦虑”的产生通常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他们很看重自己的学习成绩及师长和同学对自己学习状况的看法,如发现自己的学习状态或最近的考试成绩与自己预想的相差较大,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刺激,认为自己考不好,父母和教师都会失望,同学们会看不起他,以致害怕考试、害怕失败。比如子怡就是因为语文测验失利,导致对考试失去信心,乃至产生恐惧感,下意识地从生理和心理上对学习形成排斥感,从而导致各科频繁出现失误。像悦悦这样的学生,由于平时学习成绩不是很稳定,对即将来临的中考没有把握,不敢去面对可能的不好的结果,也很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他们也会通过一些逃避学习的方式来自我安慰。

    另一方面,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可能过高且过于急切,比如悦悦的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诸如“考不好别人就会笑话你”“这辈子就完了”之类的话,等于把自己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让原本心理压力就很大的孩子承受更大的压力,导致其情绪受到极度压抑,稍不如意就可能大爆发。
, http://www.100md.com
    三、制定有实效的方法措施——榜样引领、团队教育与“自省手册”

    通过访谈,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班级的发展目标,我及时调整班级工作重点。要想帮助学生克服考前焦虑,我想还是应该在班级的氛围营造、班级的精神引领方面下功夫,通过集体成员间的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制约等,彼此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实现自我腾飞、自我超越。

    1.榜样引领

    开学第一次月考过后,英语老师找到了我,告诉我阿文是班级最高分,还告诉我这是外区上学期期末试题,有一定难度。说实话,我真的没想到。阿文,一个外地随迁子女,由于在老家没学过英语,初一入学时的英语可以说是零基础。何不抓住这个契机,再给阿文一些鼓励、让她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为班级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说做就做,在放学前的总结会上,我告诉大家今天的榜样之星是阿文。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她时,阿文说:“老师常说,学习的意义不在于应付考试,而是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不管我能否在北京上高中,我希望我自己能有更多的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加有内涵。每个人都有惰性,这不该成为不努力学习的理由,我每天把教师课堂上讲的基础知识想办法弄会,把试卷上、作业中的错题也像其他科一样,弄一个错题本,每个周末、考试前我都会认真温习。我每天做一篇中等难度的阅读题,把教师给的每一篇英语写作范文都背下来了,刚开始很难,也想放弃,但咬咬牙还是坚持下来了。”
, 百拇医药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阿文的那番话,让学生们安稳了许多,学习效率也明显提升,办公室里我班学生问问题的身影又出现了,教师们也反映课堂上经常有学生将头转向阿文,之后像阿文一样记笔记、读书、做题……榜样的引领,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只有把握今天,才能梦想成真;只有珍惜现有,才能不断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2.团队教育

    考前的焦虑常源于自信心不足、对自己的问题认识不到位、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影响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从学生成长的特点来看,此阶段的学生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初三学生考前焦虑问题,不仅仅是个体现象,也是个普遍问题。

    一模成绩出炉,有人欢喜有人忧,在我的召集下,科任教师们又聚在一起,对我班的成绩进行了分析:全部达到预期目标,但也暴露出普遍的问题,即在基础题上失误率偏高,在二模、中考到来之前,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抓基础上。教师们还提出了一个建议,让学生做试卷分析。请看学生的反思日记。, 百拇医药(孟立新)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