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10期
编号:13167666
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的支撑作用(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10期
     〔摘要〕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学校教育必须达成的基础目标之一,亦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体现。当前行为规范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对行为规范教育的认同和接受,以及对行为规范要求的内化和自律。结合教育实践经验,笔者就如何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优化教师教育观念,改善教师教育行为,丰富行为规范教育形式,激发和促进学生对行为规范教育的认同和接受度,增强学生对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切实提高行为规范教育实效等教育现象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支撑;实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0-0011-03

    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亦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体现。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学校教育必须达成的基础目标之一。当前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基本秉承了我国传统德育的做法,由学校或教师依据育人目标对学生提出要求,进行系统的行为规范教育,这种外加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教育,确实能让学生养成规范的行为习惯。不过这样的教育过程很长且有反复,还会让学生反感甚至痛苦。行为规范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要认同教育要求,有主动接受的需求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