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1年第10期
编号:13190194
负性事件下消极情绪能量积聚理论及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年第10期
     〔关键词〕负性事件;消极情绪;危害;对策

    众所周知,我们周围有时会发生因消极情绪而引发的悲剧,或出现因泄愤报复他人和抑郁自残的情况。当消极情绪能量达到一定的度时,就会导致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结果。而人产生消极情绪主要是由外部的负性事件引起的。因此,本文提出“负性事件下消极情绪能量积聚”这个命题,目的在于总结负性事件下消极情绪对人的危害,并分析成因,提出对策。

    一、负性事件下消极情绪能量积聚理论

    “负性事件下消极情绪能量积聚”主要是指人在经历重大负性事件或微小又持久的负性事件后,因消极情绪不能调节而产生能量积聚的现象。消极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不良事件的刺激,如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遭受挫折而产生的情感,包括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等。

    1. 多数情况下,负性事件导致消极情绪能量积聚容易给自己、他人或社会带来难以估计的危害

    消极情绪能量积聚对人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当人产生的消极悲伤情绪超过正常的生理限度时,就会造成生理机能失调,导致免疫能力下降,引起疾病的发生,严重的还会导致癌症等恶性疾病的发生。

    其二,对个人行为的危害。当人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消极情绪的某一点,情绪不能调节而失控时,容易产生重大行为偏差,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

    其三,对工作的危害。在消极情绪的影响下,人们的注意力受到干扰,工作潜力不能有效正常发挥,不能以平和、宽容、友爱的心态对待他人,容易把不好的情绪转嫁给他人,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人们在负性事件下产生消极情绪时,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生理基础不一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