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0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194816
儿童的阅读障碍与眼动(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第7期
     四、汉语阅读障碍的眼动研究

    相对于英语等表音文字来说,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系统,源于象形文字,具有图形特征、结构紧密和信息集中等特点。因而,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儿童极少会出现阅读障碍的问题,认为学生可以对汉语这种表意文字进行整体加工。但是不少研究却发现,我国学习障碍儿童主要问题表现在学业成就的低下, 而阅读问题在其中占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约60%的学习障碍儿童存在阅读问题。我国学者张承芬编制了《阅读成就量测验量表》,利用两种阅读操作定义和截点法对汉语阅读障碍问题进行考察,结果发现两种阅读定义下,分别有4.55%和7.96 %的学生存在阅读障碍。由此看来,汉语的阅读障碍问题应引起教育者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目前,国内关于阅读障碍的研究也趋向于借用眼动技术,及时地搜集儿童在阅读中眼动特点,以便客观地分析阅读障碍的眼动特点和原因。我国关于阅读障碍儿童的眼动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阅读障碍者的眼动特点。不少研究者发现,阅读障碍者普遍出现眼动控制能力弱,眼动模式异常的特点。在阅读过程中,有阅读障碍的儿童经常产生视觉混乱的现象。如研究者对正常读者、阅读吃力者、阅读不能者进行中文阅读时的眼动特征研究,发现阅读吃力类型的儿童换行时间明显拉长,回视次数多;第三类型的阅读者的眼动轨迹混乱,回视频率高,行界难以分清。

    2.发展性阅读障碍产生的原因。关于发展性阅读障碍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少研究者通过考察阅读障碍儿童的眼动特征发现,视觉缺陷是形成发展性阅读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有不少研究表明,儿童的阅读障碍可能与注意缺陷有关。比如:阅读障碍者不能集中注意正在阅读的文字,不能有效地选择要注意的文字内容,不能够辨别快速呈现的听觉、视觉刺激之间的差异,导致眼动轨迹混乱,严重地影响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阅读成绩很低。

    五、阅读障碍眼动研究的应用价值

    新世纪的生活与学习离不开阅读,阅读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甚至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认知活动。眼动技术的迅速发展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去测量研究阅读者的眼动轨迹,从而为进一步研究阅读的内在原因和机制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持。

    眼动分析法已成为研究阅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今后关于阅读障碍的眼动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对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眼动研究。将眼动技术以及其他的工具相结合,更准确、更客观地鉴别出汉语阅读障碍者,对比分析不同年龄、不同发展阶段的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眼动特点和机制。

    2.从眼动的角度探讨阅读障碍的训练与矫正。比如通过练习反馈法,训练儿童注意稳定性以及阅读中常规的眼动行为等。详细指导他们如何平稳地控制眼球运动。

    总之,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加强对阅读障碍儿童的眼动特征及机制研究有助于对阅读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测查阅读障碍的成因以及症状;有助于及早地筛选出患有阅读障碍的儿童,以提供尽早的干预措施以及阅读训练的策略,获得最佳的矫正效果。最终帮助阅读障碍儿童提高阅读技能,提高学习和生活的适应能力。(稿件编号:100105006)

    参考文献:

    [1]曾飚, 周晓林, 孟祥芝.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注意缺陷研究现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2):91~95.

    [2]孟祥芝, 周晓林, 曾飚, 赛晓光. 发展性阅读障碍与知觉加工[J].心理学报, 2002, 34(4): 437~442.

    [3] Pavlidis G TH, The “dyslexia syndrome” and its objective diagnosis by erratic eye movements. In: eye movements in Rayner K ed .reading perceptual and language process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3, p441~466.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430079,电邮:fuxing_wang@126.com)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王福兴 陈 珺 段 婷)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