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7年第12期
编号:13198316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展望(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年第12期
     (四)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缺乏理论指导,使评价在实际操作中比较混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无提高,用考试的定量方法来评价,是难以反映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为考试只能看出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的程度,而学生了解这门知识,了解了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并不能等同于心理健康水平就提高了。所以单靠考试等定量的方法不足以评价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内容涉及学生行为的改变,包括个人的动机、态度、兴趣、自我观念、思想等。一般来说,个体的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我们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就可以了解个体的心理特质。但是有时候却未必如此。如有的人心里想的和口里说的不一样,有的人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评价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又长期的工作,要把评价工作做好,需要花人力、物力和时间,而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奇缺,资金有限,时间也不够,这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带来了困难,使评价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如设备、经费、辅导人员素质等的评价,或者学生自助作业的收集,等等。

    三、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展望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

    社会及教育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