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刊》 > 2002年第4期
编号:11049686
早春防中风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1日 《养生大世界》 2002年第4期
     中风,是中医对脑血管意外的统称,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发病急骤,来势凶猛,而又难以预测,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故祖国医学素有“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之说。大量的临床医学统计资料表明,50%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生在早春,故医学专家把中风又称之为“中老年人早春的流行病”。

    为什么在早春易发中风呢?医疗气象学研究认为,早春时节,气候仍干燥、寒冷,气温、气压、气流等气象要素变化剧烈,正如民谚所云:“春天孩儿面,阴晴随时变”,遇到阴雨天气则冷风阵阵,寒气袭人。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此时血小板也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还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体内儿茶酚胺等化学介质分泌增加,血液黏稠度加大,血凝时间缩短,进一步促使血压的增高和血栓的形成。再加之中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激性和抵抗力降低,因此,极易导致中风的发生。预防中风,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重视防治原发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是引起中风的根源。据临床医学统计,约90%以上的中风病人患有高血压,50%患有糖尿病。尤其是平时没有明显症状,而家族中有上述病史者,更具有危险性,应积极预防。据美国医学界报道,重视高血压的防治,可使中风的发病率降低50%以上。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使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以及软化血管药,同时还要科学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重视防寒保暖,讲究心理卫生,避免情绪波动,防止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日常膳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应戒除烟、酒,还应参加适当的健身锻炼,减轻体重,防止过胖。

    二是注意发现中风先兆。中风虽发病急骤,难以预测,但发病前也要经历一个过程,出现一些早期信号,预告近期很可能发生中风。如果能了解这些信号,积极防治,会大大减少危害性,甚至不发病。据临床医学统计,约70%的病人或多或少地会出现某些先兆征象,但大多因不认识而被疏忽,延误了治疗时机。因此,一旦出现如下征兆者应引起高度警惕。如突然眩晕、头痛突然加剧;一过性视物不清或失明;突然出现舌根发硬或失语;突然一侧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便;精神疲乏,频打哈欠,或恶心欲吐等;“性格”突变,智力减退,缺乏正常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无原因的嗜睡等。发现上述先兆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三是搞好家庭急救和护理。脑中风大多在家中发病,所以,家庭中正确的急救和良好的护理是中风救治的重要环节。一旦发现中风先兆,应立即卧床休息,保持镇静,避免紧张、恐惧,尽量就近就医,要避免反复运转,尽量减少搬动。必需搬运时,要防止头颈扭曲,减少晃动,头应偏向一侧,以免突然呕吐引起窒息。, http://www.100md.com(胡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