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运动保健 > 太极拳
编号:11586761
太极拳是身体动静平衡统一的运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日 《养生月刊》 2008年第3期
     太极拳宗师王宗岳在其《太极拳论》开篇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开),静之则合。”这段话有多种含义,其中“动之则开,静之则合”。说的就是太极拳。这是250年前对太极拳的总结性立论,是迄今解读太极拳的基本准则。这立论是有外延、内涵的辩证的两句话。即动与静是辩证统一的,外延是

    太极拳动法,内涵则有形与质,形体的组成和规律性。

    一、太极拳的动法

    太极拳的动静开合,即身体的动静开合。身体的动静开合是以“腰脊为主宰”,即由腰脊掌握支配着。打拳“用意不用力”(“用意”就是用感觉和想像),由腰脊内部动起,缓慢均匀,节节贯穿,连绵不断,“意动形随”,就是太极拳的动法。其动静平衡统一及其变化,和“动之则开,静之则合”,成为一套太极拳的决定性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没有太极拳。要理解、记住,并用这个动法,它是太极拳的基本功。

    二、太极拳的动静是平衡统一的

    动与静有两种解释,一种动与静是对立的,静是绝对不动的。但静不动是打不成太极拳的。另一种动与静是统一的,也就是辩证统一,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也是动的,才能“静之则合”,这样才能打成太极拳。太极拳的静,即是身体的静。而身体静的主要标志,是心率平稳,即每分钟心率次数都是相同的,不波动变化。因而呼吸自然,身体放松,不说话,一心想着打拳,不想其他事情等等,都是静的要素。双目有神,不呈呆相,平视前方,动静皆应如此。

    打拳“用意不用力”,动使肢体作出各种姿势动作,这是很轻的动作,身体中静的要素,不会受到影响,不会引起变化。这样一来,动与静就同时统一存在于身体之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