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3年第9期
编号:12684142
汶川地震狭窄空间救援与医疗救护(3)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日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年第9期
     3.3 地震狭窄空间医疗救护的现状

    目前国内省级、消防及专业救援队大都以搜索营救为主,医疗救护依托医疗机构力量,虽然早期在救援时以将伤者救出移交给医疗机构的医疗救援队进行急救为主,而在近年的灾害救援过程中,救援队越来越认识到医疗与救援密切结合的重要性。因此,狭窄空间救援不但机械救援难度大,而且对急救医疗也提出挑战。现代灾害救援理论强调医疗从营救方案的制定、深入废墟内对幸存者施救、将幸存者成功救出并后送等多个环节贯穿于救援始终,废墟下的急救主要包括补液(静脉、口服)、保温、包扎止血、固定搬运及心理支持等医疗救护[2,8]。营救成功用时体现了搜救队员的救援能力和救援装备情况,而现场急救展开时间则反映了救援队的急救医疗素质。本文以能靠近/接近幸存者给予相关保护性操作为现场急救展开时间,不以在发现幸存者后通过对话交流进行心理安慰、支持为开始。统计发现,狭窄空间的现场急救展开时间比非狭窄空间要明显滞后,因此克服因空间狭窄造成的难题并提高特殊条件下的医疗急救技术迫在眉睫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