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下半月》 > 2019年第12期
编号:13436612
老年心衰治疗后的康复训练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日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第12期
     【摘 要】目的:讨论老年心衰治疗后的康复训练。方法:选取100例我院在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将使用康复训练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将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在左室射血分数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6分钟步行距离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心功能指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心衰再入院率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中使用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心衰再入院率,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心功能指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老年;心衰;康复训练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大多数心脏病发展到最后都会出现心力衰竭,在发病后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心衰再入院率,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心功能指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2]。本文中选取100例我院在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将使用康复训练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将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我院在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為两组,将使用康复训练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将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有女性23例,男性27例,平均年龄为66.9岁。对照组患者有女性22例,男性28例,平均年龄为67.1岁。

    1.2 方法

    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在此不做赘述。在实验组中使用康复训练。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因制定合适的康复训练的方案,对于心功能Ⅳ级的患者需要在病情稳定后,先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被动翻身等,每天需要进行2次。之后逐渐床上腿部的运动,如脚,膝关节运动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以进行下床的运动,如在护理人员帮助下床做沙发等,每次需要进行10到30分钟,每天进行1到2次。根据心功能Ⅱ-Ⅲ级,需要进行平地步行以及医疗体操,每次步行100到200米,每天进行2次,步数需要根据患者病情改善不断增加,逐渐增加到每次500米或者上下楼1层。在训练过程中,家属需要陪同,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健康宣教,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促进患者以及家属配合治疗。在训练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气短,心悸,头晕眼花,气喘,面色苍白等难以耐受运动强度的症状,立即停止训练。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统计本文中出现的数据,其中计量资料,实行T检验;计数资料,实行卡方进行检测。在P<0.05,差别较大。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指标的情况

    在左室射血分数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心功能指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详情见表1。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的情况

    在6分钟步行距离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详情见表2。

    2.3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在入院率的情况

    在心衰再入院率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详情见表3。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发病后普遍认为不能进行康复训练,需要进行休息。在治疗过程中控制体力活动可以减少心脏的负荷,有利于心功能恢复[3]。但是控制活动会导致患者的运动耐力降低,长时间卧床休养会导致患者出现静脉血栓,肌肉萎缩,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5]。对于心理衰竭的患者中使用康复训练,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如果出现异常的情况,需要立即停止活动[6]。

    根据研究发现,在左室射血分数上,使用康复训练的患者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6分钟步行距离上,使用康复训练的患者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心功能指标上,使用康复训练的患者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上,使用康复训练的患者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心衰再入院率上,使用康复训练的患者小于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使用康复训练的患者小于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比较差别较大(P<0.05)。黄玉兰等[7]研究的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中结果与本文相似。

    综上,在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中使用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心衰再入院率,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心功能指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夏畅达,任芳,杨文雯,高晶晶,吴珍真.主动呼吸康复训练对改善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运动耐力的效果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8,32(03):218-220+225.

    [2]陈泽芳,陈宋璋,王晓群,李巧丽.应用主动呼吸康复训练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J].现代医院,2015,15(03):75-77.

    [3]黄南清.运动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24(05):501-504.

    [4]叶常英,杨丽娟,马力.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07):8-10.

    [5]Parissis, John,Karavidas, Apostolos,Farmakis, Dimitrios 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lower limb muscle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 pilot study[J].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2015,22(7):831-836.

    [6]钟宏,郭玲,周国忠,赵勇,邓金平.早期有氧康复训练联合银杏叶滴丸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1):6014-6016.

    [7]黄玉兰,宋伟.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02):351-352., http://www.100md.com(阿拉腾陶格斯 扎苏娜 乌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