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下半月》 > 2018年第11期
编号:13334767
垂体后叶素致皮肤坏死患者的护理(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1日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第11期
     【摘要】垂体后叶素为常用止血药,需要大剂量持续使用,但是达到止血疗效时超过生理剂量,所以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因此本文意在对垂体后叶素的药理进行介绍,结合垂体后叶素的不良典型病例的研究,从而引起护理工作者的重视,防止不良反应加重,并给予对症护理,达到缓解患者病痛,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护理措施

    垂体后叶素的组成成分为牛、羊、猪等动物的脑垂体后叶,制作途径为脱水、干燥、研细,垂体后叶粉的稀醋酸灭菌溶液即为临床上应用的垂体后叶素注射液[1],抗利尿激素是其有效成分,即加压素[2],在非手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肺结核咯血的过程中,其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止血药。在支气管扩张咯血、肺结核咯血等疾病引发出血的止血过程中,垂体后叶素得到了广泛应用。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的报道已有不少,收集发现,近年来,22篇相关医学研究报道了垂体后叶素多例不良反应,共228例。同时,个案报道了垂体后叶素相关不良反应,共9例[3]。统计表明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发生年龄15-80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左右。本文所述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患者属于用药部位损害及其护理措施不当引发的全身性损害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