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628315
治病治“心”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2015年第1期
     人的心理活动与人的躯体之间相互影响,身体器官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异常,往往是紧密联系着的。被人称为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心身医学,就是阐明心理与社会因素在保持人体健康以及促使疾病发生、发展和病程转归中的作用。心身医学不是针对某一器官或某一系统的疾病,也不仅仅是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而是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提供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理论。“人有病,不仅是发生于细胞和器官上,而且也是发生在人身上”,这便是心身医学的著名格言。强调心理与生理的相关性与统一性,认为心理与生理的正常联系如果遭到破坏或被迫切断,那就会出现病态。随着有关资料的大量积累和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心身医学已成为今天医学科学的一门不可忽视的新兴学科,更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大有前途的重要分支。

    对于失常的情绪及不良的心理可以造成疾病,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注意到了。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底就意识到暗示等心理因素对人体有明显影响,我国也有较早的医书《黄帝内经》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离绝苑结,忧恐喜怒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