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0年第2期
编号:11875087
糖尿病患者怎样进行运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现代养生》 2010年第2期
     体育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糖尿病患者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并能持之以恒,会使血糖逐渐下降,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结合力,增强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病情,那么,糖尿病患者怎样进行体育锻炼呢?专家给予以下建议:

    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

    糖尿病患者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必须根据各自的具体条件,包括糖尿病类型、病程、药物治疗方式、血糖控制水平、并发症情况以及性别、年龄、体重、平时活动量的大小等。但总的说来,以适量的、全身性的、有节奏的锻炼项目为宜。选择有节奏的全身性运动,使全身各处都能得到锻炼,如做操、打拳、慢跑、较长时间的快走、打羽毛球或乒乓球,特别是跳交谊舞、中老年迪斯科或扭秧歌等,伴随着有节奏的音乐或鼓点,既能锻炼全身,运动量适宜,又令人感到愉悦,有利于长期坚持,是一类很适合糖尿病患者采用的运动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应注意运动的方式及适宜的运动量,如剧烈的体育锻炼,过长的锻炼时间以及过度屈伸或倒立性运动就不适合老年或有较重并发症的患者,这样很难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选择最佳的锻炼时间

    许多人习惯于早晨空腹时锻炼,也有人主张晚上餐后锻炼,到底什么时间锻炼身体为好呢?专家认为,以早餐或晚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后开始锻炼较为适宜。餐前锻炼有可能引起血糖波动,如因延迟进餐而造成血糖过低,或因没有服药而使血糖过高,还可能是血糖先低后高。所以,锻炼还是放在餐后为好,为避免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以餐后半小时以上为宜。

    晚餐后的体育锻炼值得提倡,因为中国人多半晚餐进食比较多,而且多数人晚餐后就是看看报纸或电视,体力活动很少,这对降低血糖和减轻体重十分不利。另外,糖尿病患者必须坚持“三定”的原则,即定时定量饮食、定时定量的运动和定时定量地使用降糖药物。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体育锻炼的定时定量,往往有人做不到,而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应该注意的运动事项

    糖尿病患者很需要体育锻炼,简单地说,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必须遵循“持之以恒,量力而行”的原则。首先,糖尿病患者必须长期坚持锻炼身体,不论天气变化及生活规律的变更,都不放弃必要的体育运动。其次,所采取的体育锻炼方式以及运动量必须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要量力而行,勿使过劳。因为并不是任何一种运动方式及运动量对身体都永远是有益无害的。据美国糖尿病协会分析,糖尿病患者若体育锻炼不当,可能带来以下几种副作用:1.血压波动:表现为运动中血压升高,运动后又发生体位性低血压;2.血糖波动:如低血糖症,尤其容易发生在运动量过大又没有及时加餐的时候,有时还可能发生应激性血糖升高;3.心脏缺血:甚至诱发心律不齐、心肌梗死或者心力衰竭;4.微血管并发症的加重:如尿蛋白增多,视网膜出血等情况可能发生;5.运动器官病变:如退行性关节病以及下肢溃疡的发生或加重等。

    当然,只要掌握好适应症,加强体育锻炼的指导和监护,是完全可以避免以上这些问题出现的。

    〖编辑:安然〗, http://www.100md.com(双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