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 20123
编号:13755312
“原生”教育不可小觑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20123
     大人生活不检点,孩子沉溺于爱情游戏

    ——父,汪子俊(私营企业主);母,武晓波(家庭主妇);孩子,浩明(男,15岁)

    汪子俊和武晓波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浩明3岁时,他们就开始不惜一切代价地挖掘孩子的特长。浩明学过钢琴、跳舞、表演,上学后主要学科也请了家教。可是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汪子俊夫妻发现他们的投资并没有换回理想的回报。现在浩明的特长全丢了,学习也不专心,才上初中的他竟成了学校有名的“花花公子”,成天热衷于扮酷、追星,还给不少女生递约会条,去KTV、舞厅玩浪漫。

    原来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汪子俊“发达”后,在外面有了其他女人,导致家庭矛盾骤然增多,而武晓波又是个能哭会闹的角色,家里不是扫帚横飞,闹得鸡犬不宁,就是长期处在冷战中毫无热度。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浩明虽然在物质上不缺乏,却一点都不开心,于是过早地对男女交往产生了兴趣。学习成绩下降了很多,中考考得也不理想。
, http://www.100md.com
    点评:

    教育投资除了金钱,情感投资更重要。 家庭主要成员不能和睦相处,父母言行不检点,这种不负责任的交际方式不仅给家庭生活蒙上了阴影,而且在给孩子带来难以弥补的心理创伤的同时,也容易“催熟”孩子,在其未获得健全的个性、发展积极的情感时过早陷入情感纠葛之中。他们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就寄希望在家以外的人身上,加上青春期正是情感朦胧绽放的时候,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并自以为这就是爱情,希望从这种炽热的爱情中暂时脱离现实的烦恼。说白了,就是借所谓的爱情来逃避父母不和带来的伤痛。但这种爱情是不成熟的,一旦把握不好度就会出乱子,家长对此应有正确认识。

    强权父亲,教出暴虐孩子

    ——父,白刚(技工);母,蒋文艳(收银员);孩子,强强(男,13岁)

    白刚是个很大男子主义的男人。有一次,他们一家三口逛街,途中强强偷偷买了两串烧烤。但父母早就告诉过他,街边的东西不卫生,不要买来吃。白刚见儿子不听话,一气之下就把强强拽到跟前,扬手就是一巴掌,并勒令他站在人来人往的马路边自个反省。
, 百拇医药
    不久,白刚在工作时出了意外,让他失去了性能力。从那之后,他的脾气更加火暴,一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就拿妻子或儿子当出气筒。父亲的变化让强强时常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后来,靠朋友帮忙,白刚去外地某工厂做技工。外出半年回来之后,他对妻子的行为起了疑心。蒋文艳如果晚回来一会,他就不停地盘问,还时常拳脚相加。蒋文艳为了孩子,一直忍着。

    可是这种强权愈演愈烈,更让这个家雪上加霜的是儿子也成了淘气王。在院子里,他是说一不二的孩子王;在外面,他同样是强势的小小男子汉……他解决一切争端的方法就是靠拳头来“说话”。这种小霸王的暴烈脾性让老师和家长都伤透了脑筋,却无力改变。

    点评:

    长时间处在家庭成员相互打骂、责难的环境中,孩子的心灵和肉体都受到摧残,会使孩子意志脆弱、胆小怕事、缺乏自信,甚至让他“东施效颦”,学习家中强势一方处理事情的方法,变成什么都靠强权来处理的初生牛犊。
, http://www.100md.com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如饿了吃东西、冷了穿衣服等。但更重要的是还有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家庭成员中打、骂是最不民主、最不科学的施教方式,也是对孩子最愚蠢的教育行为,不仅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甚至会扭曲孩子的心灵。

    父母的享乐主义酿苦果

    ——父,张道明(业务经理);母,朱玲玲(保险内勤);孩子,小美(女,13岁)

    因为工作需要,张道明时常会宴请一些客户,碰上周末,也会带上老婆孩子。一次在酒店花了3000多元,女儿反对说:“老爸,老师教育我们生活要俭朴,可你却花了那么多钱,剩的菜比吃的菜还多!”张道明一下子被女儿“噎”住了,但他趁着酒性为自己辩解说:“我们国家奔小康了,人们生活富裕了,要提高生活质量嘛,没有必要装穷了。”

    第二天早晨,小美开口要10元钱买早点,以前她只要5元就够了。对此,她振振有辞:“我也要提高生活质量。”有一次,朱玲玲没零钱,给了一张50元的钞票给她,没想到她一天就花光了。
, 百拇医药
    最让夫妻俩惊讶的是,张道明无意中发现女儿以前当宝贝疙瘩的猪猪储钱罐,竟被扔在桌子底下,春节时的压岁钱也不知啥时候花得一干二净,她还时常找借口要“援助”。原来,小美也开始仿效成人,花钱邀小伙伴们下馆子聚餐吃喝了。

    点评:

    因为工作或商业应酬,不少家长经常沉湎于吃喝玩乐,喜欢过一种奢靡铺张的生活。殊不知,由于受大人的影响,也可能让孩子养成目光短浅、不求上进、养尊处优、玩世不恭的生活方式,使孩子缺少艰苦朴素、奋发进取的精神。

    原生的家庭文化氛围是平等还是受制约,公平交流还是指责谩骂,这些对孩子的人格成长、人际关系、管理情绪的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复制了自己原生家庭的情感模式。在家庭中,父母要当好孩子的这个“第一任老师”还是要讲究些策略的:一是任何时候都要对孩子满怀希望;其次是对自己的言行把握好分寸,永远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带有侮辱性、训斥性的话语;三是夫妻间有矛盾尽量避免不在孩子面前争吵,也不在别人面前有意或无意议论别人。只有给孩子一个阳光、民主、快乐的成长环境,才能让他们心身一同健康成长。, http://www.100md.com(谭启亮 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