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 20123
编号:13755306
“鹰式教育”:光环背后的困惑(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20123
     2012年春节刚过,一段视频又掀起一个争议话题。视频中,冰天雪地里,一个只穿着短裤和运动鞋的4岁小男孩在美国纽约零下13℃的大雪中奔跑, “裸跑弟”一边跑,一边带着哭腔说:“爸爸……抱抱,爸爸你能不能抱抱我?”

    孩子父亲就是被称作“鹰爸”的何烈胜。据何爸爸介绍,儿子多多是早产儿,被医生诊断可能会脑瘫。为了挽救儿子,甚至改变儿子的未来,打造奇迹,何烈胜亲自制定一系列严酷的教育训练计划。多多从6个月起就进行超常体能锻炼,包括游泳、快走、慢跑、爬山等,强度直逼极限。“鹰爸”认为效果明显,目前孩子很多方面优于同龄儿童,不只是健康长大,而且智商达到216,识字3000多。何爸爸的目标是培养多多十岁上清华。

    何烈胜这样解释“鹰式教育”: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当幼鹰开始往谷底坠下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本领——飞翔。这种教育近乎残酷。
, http://www.100md.com
    “鹰爸”教育迅速扩散的直接影响,是不久后发生在动车上的罚站事件。2月8日凌晨3点左右,在南京开往广州的K527次列车上,乘警长夜间巡视,发现一名幼童光着上身面对着车门站立,站姿笔直。小男孩脸上挂满了泪珠,表情很是委屈。

    经了解,小孩妈妈何女士带着6岁儿子乘坐本次列车去看望丈夫。由于平时缺少父亲的教育,儿子性格较为懦弱。在火车上,儿子自己不敢上厕所,因此何女士大为光火。联想到近日在网上看到的南京“鹰爸”的报道,便决定效仿“鹰爸”,于是便逼着儿子脱掉上衣,对着车门站立。

    尽管是空调车,车厢的温度也只有十几摄氏度,车厢连接处更冷,光着身子的孩子站了十几分钟就冻得难受,一边站一边哭,直到被乘警长发现。

    网友热评,大多指责“鹰爸”极端

    “鹰爸”的做法吸引了无数眼球,公众反响强烈,多数指责“鹰爸”狠心与不人道,有人希望“鹰爸”与儿子换位思考;有人怀疑家长为出名炒作性质表演;有人从科学角度以 “量产实验”质疑“鹰式教育”;有人借鉴美国法律提出监护人资格问题;有人认为孩子首先应该快乐,宁可平庸但平安地过一生,也不要以极端方式成功留下心理阴影;言辞过激者甚至想揍“鹰爸”。相反意见则认为,孩子自愿且对其身心无害,未尝不可一试;有人认为动机良好,理念国际化,“鹰爸”暂不为人理解;更有上升到民族复兴高度,呼吁全国男人都做“鹰爸”。
, 百拇医药
    新浪网调查结果显示,1586人(13%) 选择支持,认为“孩子应从小锻炼,严格训练有益身心”。7670人(61%) 选择反对,认为“极限训练方式过于严厉不人道”。3379人(27%)选择“不好说”,认为出发点总是好的。其中反对者以网友“家常读书”的观点为代表,他分析道:“狼爸”“鹰爸”报道频现,显示出中国家庭教育的不成熟和家长心态浮躁。孩子在不同年龄认知层次不同,如果强行让孩子接受自己还无法认知和理解的东西,付出的代价往往就是孩子畸形的心态和扭曲的世界观。“狼爸”和“鹰爸”们的崛起反映了这个世界的浮躁,部分父母不愿意等待孩子大器晚成,而是希望大器速成、大器天成。但从新浪网的调查结果来看,理性、成熟的家长在逐步增多。

    专家观点,各有千秋

    宗春山(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人除了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斗志,更需要学会如何建立与社会的连接。这种能力在学龄前阶段主要体现为,培养与父母的依恋感和安全感,开发孩子的潜能也要以人的社会性培养为主,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拿孩子做试验品,过于特立独行的方式,容易让孩子产生孤独感。
, 百拇医药
    汪玲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心理科主任):家长对特殊儿童、体弱儿的态度有两种:积极做法是对体弱儿从小进行体能康复和训练,只要符合科学育儿观和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可加速体能提升,增强对环境的适应力,孩子不仅身体好,也喜欢探索新事物,胆子比较大。消极的做法是对体弱儿保护过度,生怕其冻着饿着,让其多穿衣服,限制其运动,致使其体能得不到发展,还会影响心智发育。耐寒训练在日本和韩国小学生中比较普遍,但“鹰爸”的做法有点过头,不宜简单模仿。家长要根据自家孩子特点和承受力来开展体能锻炼,让孩子有逐步适应的过程,且不能超出其承受的底线。例如耐寒训练,不能一下子脱光了在雪地上跑,之前应该有冷水擦澡、洗冷水浴、冬泳等循序渐进的过程。另外,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充分尊重孩子意愿,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还要注意操作方式,否则旁人的议论和指责会影响到孩子,让他误以为父母不爱他。

    吴国宏(复旦大学心理学专家)、吴贻刚(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如果结合多多特殊的体质和从小接受的训练看,“鹰爸”的做法可以理解,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鹰式教育”弥补了现在家庭教育中缺少的重要一环——规则的建立。现在的家长往往是关爱太多,在孩子面前毫无原则,导致了溺爱的恶果。但是孩童的体能训练要符合规律,什么年龄段做什么事情很重要。多多这个年纪让他参与这样强度的登山、长跑是不合适的,可能会损伤下肢发育,导致长不高。日常计划表里的所谓情商训练、智商训练,完全是瞎搞;对孩子进行催眠法等,在学术界已被证明是伪科学。“鹰爸”对“鹰式教育”的极端自信可能和他商场上的成功有关系。但不能拿指挥企业那一套来教育孩子。“鹰爸”的自我膨胀已经到了一种不可理喻的地步。
, 百拇医药
    教育专家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先,父母让孩子在极端天气下进行体育锻炼应有一个前提:要有保护措施。第二,不能将这种锻炼的方式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另外,让男孩早于六岁上学,很可能是个灾难性的选择。因为男孩的发育比女孩晚1年半以上,所以4岁到学校,听课写字是很困难的,如果为了去体验一下课堂学习、开阔眼界,倒是可以。

    去掉光环,还原真相

    “怪兽”父母之所以受到追捧,家长的急功近利是一方面,成功的光环是一方面,媒体恶炒中被有意无意隐瞒的真相是另一方面。比如:“狼爸”的四个孩子,不可否认是很优秀。但是,这四个孩子两个是香港居民,两个是美国公民,他们考北大根本不用通过内地高考,其考试难度与内地考生不可同日而语,这是一般父母无法效仿的。, 百拇医药(本刊编辑部)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