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8年第21期
编号:11704781
拉米夫定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1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21期
拉米夫定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临床观察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21-3249-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慢性乙型肝炎(CHB)尚无特效治疗,目前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但抗病毒治疗是综合治疗方法中主要的治疗措施,为进一步验证综合治疗的疗效,我院收治36例CHB患者应用拉米呋定与胸腺肽联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所选病例为2003年5月~2007年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CHB患者,其中男45例,女11例,年龄19~59岁,全部病例按2001年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修订标准,病例6个月以上,HBsAg(+),HBcAg(+),抗HBC(+),抗HBV-DNA(+)的CHB患者。剔除标准:年龄<18岁或>60岁,有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性肝病,骨髓抑制,Hb<100 g/L,白细胞<4×109/L,血小板<80×109/L,有明显的心脑、神经、精神病和不稳定性糖尿病,妊娠妇女。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36例,男30例,女6例,拉米呋定100 mg,1次/天口服疗程1年,胸腺肽40 mg,静脉滴注1次/天,2周后改为20 mg,肌内注射隔日1次,疗程3个月。对照组20例,男15例,女5例,仅给保肝药物治疗。

    1.3 观察项目及指标:肝功能,治疗后每月检查1次,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检查1次;不良反应。

    1.4 疗效标准:肝炎病毒复制标准的阴转率(HBV-DNA、HBCAg)及肝功复常率与好转。显效:治疗结束时HBV-DNA, HBeAg均转阴,ALT恢复正常。有效:治疗结束时,HBV-DNA, HBeAg 均转阴或6个月时追踪复查其中1项阳转或ALT又上升波动者。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2 结果

    2.1 肝功能ALT的变化:治疗组:服药半年后,仅3例因停药1月ALT有不同程度上升,经继续服药加用保肝药治疗逐渐恢复正常。对照组:因长期服用保肝药,ALT均在40~70 U/L之间。
, 百拇医药
    2.2 HBeAg治疗后变化:见表1。

    2.3 HBV-DNA治疗后的变化:见表2。

    2.4 治疗前后:HBeAg与抗HBC在两组中均无改变。

    2.5 不良反应:治疗组服药3个月时,无不良反应,6个月时仅1例出现白细胞减少,而中途停药。

    3 讨论

    CHB患者免疫功能大多低下,致使肝炎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而且病毒难以清除,常在原有肝组织坏死的基础上,反复形成新的坏死灶,故病情常反复,部分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故HBV转阴治疗对防止肝病的迁延复发极为重要,我院自2003年5月应用拉咪呋定联合胸腺肽治疗CHB 36例,并且与一般保肝药作为对照组,从HBeAg、HBV-DNA转阴率情况看,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HBV-DNA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初步观察结果表明,拉米呋定可以有效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他通过结合新合成的乙肝病毒DNA中来直接抑制病毒合成,这种结合使DNA链的延长终止,并且竞争地抑制乙肝病毒编码的聚合酶,从而阻止病毒复制,而胸腺肽为免疫促进剂,他可刺激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恢复,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我们把抗病毒药和免疫调节剂合用,针对CHB病人体内病毒持续复制和免疫功能低下进行治疗,既抑制了HBV复制,又能减轻免疫性肝损伤,提高了抗HBV疗效。

    收稿日期:2008-07-16, 百拇医药(李举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