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8年第20期
编号:11683862
高职助产人才培养的改革与体会(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15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20期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20-3162-03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我院于2004年起开办高级助产班(高职大专),现将培养高职助产专业人才过程中的改革与体会报道如下。

    1 我院培养三年制高职助产专业人才的主要改革举措

    1.1 修订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等文件为指导,遵循高等医学职业教育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和体现我院长期积淀形成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将“专业+技能”的培养模式融入专业培养计划中,突出护理高职教育的技能教学型教育类型的特点[1],提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较高综合素质、良好服务意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1.2 改革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提高其科学性与实用性[2]。

    1.2.1 构建了“大专业、小专门化方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学院范围内,打破了学科、专业体系结构,与我院护理、中西医结合护理、美容护理涉及护理等不同专业方向的护理专业群,共同构建了“大专业、小专门化方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前阶段的课程设置与护理专业实行基础课打通培养,使学生构建了宽厚的基础,后阶段的专业课程充分考虑了学生今后职业生涯需要,贴近社会需求,使助产专业毕业生不仅具备妇产科护理的特色专长,而且具备普通护士的基本条件[3]。

    1.2.2 增加实践课学时:依据“基础知识够用、专业知识管用、实践环节实用”为原则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