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12期
编号:11465238
马蹄型肛瘘内口部分切除200例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5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2期
     自1985~2005年我院采用肛瘘内口部分切除治疗马蹄型肛瘘20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200例,年龄20~50岁。其中男137例,女63例,病史最长10年。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均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执行。

    1.2 手术方法:取侧卧位,碘伏消毒肛周及手术野,用1%利多卡因肛周局麻或骶麻,待肛门松弛后,用探针从外口进入顺管道到肛门内口方向,在内口处外侧离肛缘约3 cm处纵型切开一小口达管道,左手食指伸进肛内触抵内口处,用探针从切口处顺管道探找内口,纵型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肛门两侧或一侧的管道刮匙清除管腔内腐肉组织及脓液,用化腐生肌纱条引流,内口处的纵型切口用凡士林纱条填塞。经每日换药切口愈合后,保留的管道自然封闭愈合。

    2 结果

    200例病人均治愈。疗程21~40天。

    3 讨论

    复杂性马蹄型肛瘘手术成败的关键,是在于正确彻底处理内口,并彻底清除主道及支道死腔或窦道内的感染组织,保持创口引流通畅。首先,在寻找内口时要做到小心细致,可以通过探针,注入色素或X线造影等方法。一般大多数内口位于齿线附近的肛隐窝或直肠下部,指检可触及一稍凹陷的硬结。探找内口时,动作要轻,以免形成假道。瘘管支道及疤痕不必完全切除,这样避免损伤过大,瘘管通过肛管直肠环的高位肛瘘应采用挂线疗法,通过线的机械勒割缓慢切开瘘管及括约肌,边勒角边愈合,不致造成肛门失禁,伤口愈合后,疤痕小,不会引起肛门失禁、缺损问题,本疗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疗程短,疗效高,后遗症少,肛门损伤小,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复杂性马蹄型肛瘘较好的手术方法。

    收稿日期:2007-02-07, http://www.100md.com(李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