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138913
基于RSM法优化补骨脂中总呋喃香豆素的提取工艺(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陈京 姜春波 熊耀康
第1页

    参见附件(3229KB,4页)。

     摘 要:目的: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补骨脂中总呋喃香豆素的提取工艺。方法:按照Box-Benhnken设计原理,以液料比、提取温度和聚酰胺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以补骨脂中总呋喃香豆素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8倍量的甲醇,80℃水浴提取两次(1.5h/次),滤液加2.1倍量的聚酰胺粉末搅拌均匀,挥干甲醇,上柱,30%乙醇洗脱,在该条件下总呋喃香豆素含量的理论值为1.13%,验证值为1.16%,两者相差2.59%,验证值与理论值相吻合。结论:RSM法优化补骨脂中总呋喃香豆素的提取工艺简便易行,且预测性好,便于实际应用。

    关键词:补骨脂;总呋喃香豆素;RSM;Box-Benhnken 中心组合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793-03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苦,归肾、脾经,具有补肾壮阳、纳气、温脾止泻之功效。补骨脂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香豆素类、黄酮类和单萜类化合物,其香豆素类具有抗肿瘤【sup】[1]【/sup】、抗抑郁【sup】[2]【/sup】、平喘【sup】[3]【/sup】、防治骨质疏松【sup】[4]【/sup】等作用,其中呋喃香豆素类为补骨脂的主要活性物质【sup】[5]【/sup】,由于补骨脂中呋喃香豆素类成分无酚羟基,而其他成分有酚羟基,故本实验采用加热回流的方法从补骨脂中提取总呋喃香豆素,聚酰胺柱层析对总呋喃香豆素进行富集,以总呋喃香豆素含量为考察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sup】[6]【/sup】,运用Design–Excerpt软件对影响补骨脂中总呋喃香豆素含的主要因素进行考察和评价,以确定从补骨脂中提取总呋喃香豆素的最佳工艺。

    1 仪器与材料

    TU-19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补骨脂购自本校中药饮片厂,经本校药学院熊耀康教授鉴定为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补骨脂素(批号:110739-200613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聚酰胺(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四甲生化塑料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聚酰胺的预处理

    取聚酰胺以95%乙醇浸泡,不断搅拌,除去气泡后装入柱中。用3~4倍体积的95%乙醇洗脱,洗至洗脱液透明并在蒸干后无残渣(或极少残渣)。用2~2.5倍体积5%NaOH溶液洗涤,再用蒸馏水洗至PH值为中性,然后用2~2.5倍体积的10%盐酸溶液洗脱,最后用蒸馏水洗脱至pH中性,烘干备用。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补骨脂药材10g,加甲醇适量,加热回流提取1.5h,提取2次,合并滤液,加一定量聚酰胺粉末搅匀后静置,挥干甲醇,装柱,30%乙醇洗脱,洗脱液经干燥后加甲醇溶解,定容后得供试品溶液,备用。

    2.3 总香豆素的含量测定【sup】[7]【/sup】

    2.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补骨脂素对照品4.0mg,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后定容至10mL,再精密吸取1mL,加甲醇定容至25mL,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每为1mL中含有补骨脂素16μg)。

    2.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1,3,5,7,10mL,加甲醇定容至10mL,于245nm处测定吸光度,并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标准曲线方程y 123.05x + 0.0082(r 0.9997)。结果表明补骨脂素在1.6~16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4 RSM法优化总呋喃香豆素提取工艺

    2.4.1 实验设计与结果 Box-Benhnken试验是一种寻找多因素系统中最佳条件的数学统计方法【sup】[8]【/sup】。本实验采用软件Design–Excerpt 7.0.0中的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取液料比(A)、提取温度(B)和聚酰胺用量(C)为实验的三因素,每个自变量的低、中、高水平分别以-1、0、1进行编码见表1,以总呋喃香豆素含量(%)为响应值(Y),响应面分析方案及结果见表2。

    表1 实验因素及水平表

    2.4.2 模型的建立及方差分析结果 利用Design-Expert 7.0.0软件对表2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得到补骨脂总呋喃香豆素提取率(Y)对液料比(A)、提取温度(B)和聚酰胺用量(C)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

    Y1.02 + 0.068A + 0.4087B + 0.031C + 0.042AB - 0.023AC + 0.014BC -0.031A【sup】2【/sup】 - 0.057B【sup】2【/sup】 - 0.167C【sup】2【/sup】

    表2 响应面分析方案及结果

    注:共有15次实验,其中1-12为析因实验,13-15为中心实验,以估计实验误差。

    该方程的相关系数R【sup】2【/sup】0.9845,表明响应值Y(总呋喃香豆素提取率)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因此,该模型可以用于预测总呋喃香豆素提取率的实际情况。

    从方差分析结果(表3)可知,整体模型达极限著水平(P<0.01),表明该二次方程模型比较显著,该方程对试验拟合较好,可以对不同条件下的补骨脂中总呋喃香豆素提取率进行预测。由表3可知,A、B、C【sup】2【/sup】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C、AB、B【sup】2【/sup】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各具体实验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另外,该模型的变异系数(C.V)为3.00%,在可接受范围内。

    2.4.3 提取工艺的响应面分析与优化 根据回归方程,应用Design-Expert 7.0.0软件,选液料比、提取温度和聚酰胺用量这3个因素,在保持1个因素编码值为0时,其它2个因素与响应值关系的三维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通过图可以直观的描述各因素对响应值(总呋喃香豆素得率)

    表3 响应面二次回归方程方差分析

    注:*P<0.05;**P<0.01。

    的影响和各个因素的交互作用。由图可知,响应曲面均是卷曲向下的凸面,等高线近似为圆形,中心位于所考察区域内,说明在考察的区域范围内存在响应值的极大值,且简单的一次线性方程难以解析。对拟合方程求偏导,可以得到模型的最大值,即补骨脂总香豆素的理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药材18倍量的甲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29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