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138926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曹洋
第1页
第9页

    参见附件(6949KB,10页)。

     摘 要:目的:系统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候分布及证候组合规律。方法:对120例合格患者进行中医单证候评定和脏腑定位,并对所有患者的虚实情况、证候组合形式、组合形态分布、脏腑定位进行分析研究,并从性别、年龄、TNM分期、卡氏评分等方面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见中医证候及虚实情况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虚实夹杂证组与单纯实证组、单纯虚证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单纯虚证组与单纯实证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证候组合形式方面三证组合、四证组合、两证组合明显高于五证组合、六证组合、单证组合(P<0.01)。从单证候出现的频率分析,脾虚证、痰证及血瘀证与其他十二个证候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脏腑定位方面,肺病证候、脾病证候与其他脏腑证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亚组分析的结果来看,男性和女性在虚、实证的分布上和常见单证候的分布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60岁以下患者和60岁以上患者在常见单证候的分布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虚证和实证的发生上,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Ⅳ期组和Ⅲb期组的脾虚证发生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虚实夹杂证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单证候的发生率上,最常见的证候是脾虚证、痰证和血瘀证。临床表现以复合证为主,其中又以三证组合、四证组合、两证组合为常见组合形式。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密切相关的脏腑是肺脏和脾脏,另外肾脏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也有较密切的关系。性别对中医证候没有明显影响。虚证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患者,实证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下患者。Ⅳ期患者脾虚证的发生率高于Ⅲb期患者,但TNM分期与其它证候的发生没有明显影响。卡氏评分<60分患者更容易发生虚证。

    关键词:肺癌;证候;中医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754-04

    由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证候组合的复杂性、多变性,很难用少数固定的证型概括,因此目前对于肺癌的证型仍无统一的标准,不利于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系统深入研究。本研究采取前瞻性的研究方法,观察1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规律,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机探讨、证候规律的深入研究提供新途径。

    1 病例资料

    共收集2005年1月~2007年2月在我科门诊和病房的合格病例120例。年龄34~81岁,其中<60岁的52例,≥60岁的68例,平均年龄(61.09±14.54)岁。男76人,平均年龄(61.32±15.12)岁;女44人,平均年龄(60.67±13.58)岁。鳞癌62例,其中男44例,女18例;腺癌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大细胞癌3例,其中男2例,女1例。Ⅲb期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Ⅳ期95例,其中男61例,女34例。卡氏评分<60分的36例,≥60分的84例。

    2 研究方法及内容

    2.1 研究标准

    2.1.1 肺癌诊断和分期标准 参照《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sup】[1]【/sup】的诊断标准和2002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公布的肺癌分期系统。

    2.1.2 中医证候标准 综合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sup】[2]【/sup】、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血瘀证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sup】[3]【/sup】、《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up】[4]【/sup】、《中医证候辨证规范》【sup】[5]【/sup】、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诊断学》五、六版【sup】[6-7]【/sup】中相关证候的标准,将近年来的文献报道所涉及到的主要证候为研究目标,设定了16个单证候和10个脏腑证候的诊断标准。

    (1)单证候诊断标准:①气虚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舌胖或有齿印;脉虚无力(弱、软、濡等)。具备3项及以上。②血虚证:面色苍白;起立时眼前昏暗;唇舌色淡;脉细。具备3项及以上。③阴虚证:主证:五心烦热;咽燥口干;舌红或少苔无苔;脉细数。次证:午后发热;大便秘结或小便短赤;盗汗。具备主证3项,次证1项及以上。④阳虚证:主证:全身或局部畏寒或肢冷;面足虚浮;口淡不渴;舌淡胖苔润或白滑;脉沉微迟。次证:夜尿频多;便溏而尿清长。具备主证3项,次证1项及以上,主证第1项必备。⑤心虚证:心悸或胸闷;失眠或多梦;健忘;脉细弱或结代。具备2项及以上,第1项必备。⑥肝虚证: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急躁易怒或抑郁喜叹息;双目干涩。具备3项及以上。⑦脾虚证:食欲减退;食后腹胀或午后腹胀;大便不正常(溏、烂、先硬后溏,时溏时硬);面色萎黄;消瘦。具备3项及以上。⑧肺虚证:久咳;气短喘促;易感冒。具备2项及以上。⑨肾虚证:腰脊酸痛;胫酸膝软或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发脱或齿摇;尿后有余沥;性功能减退。具备3项及以上。⑩血瘀证:主证:刺痛,痛有定处,拒按;脉络瘀血(如口唇紫黯,或皮下紫斑或肤表丝状如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胀痛);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涩脉或无脉;积;离经之血(出血或外伤出血);痛经,经血色黑或有血块或闭经。次证:肌肤甲错;肢体麻木或偏瘫;健忘或癫狂。具备主证2项及以上或主证1项加次证2项及以上。[11]气滞证: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善太息(嗳气频繁),或泛吐酸水;烦躁易怒或抑郁寡欢;失眠多梦;口苦咽干或咽部如有物梗阻;脉弦。具备3项及以上。[12]痰热证:咳嗽痰黄;发热口渴;便干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具备3项及以上。[13]痰湿证:咳嗽痰白;胸胁满闷;胸胁悬饮;舌苔白腻;脉濡滑。具备3项及以上。[14]湿热证:身重,头重如裹或身热不扬;脘闷纳呆;口干不思饮;小便短赤,大便粘滞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具备3项及以上。[15]寒湿证:头晕身重;胸脘痞闷;口淡不渴;舌苔白腻;脉濡缓。具备3项及以上。[16]热毒证:发热;烦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或绛,舌苔黄;脉数而有力(浮数、弦数或滑数)。具备3项及以上。

    (2)脏腑定位诊断标准: ①心病证候:心慌心悸,心烦失眠,心痹心痛,胸闷气短,健忘多梦。具备三项及以上。②肺病证候:咳嗽喘促,咯吐痰涎,胸胁满闷,咽喉肿痛,易于外感。具备三项及以上。③脾病证候:面色萎黄,食后腹胀,慢性失血,泄泻便溏,四肢消瘦。具备三项及以上。④肝病证候:胸胁苦满,少腹胀痛,手足抽搐,巅顶疼痛,月经不调。具备三项及以上。⑤肾病证候:腰膝酸软,发脱齿摇,男子阳痿,女子宫冷,周身水肿。具备三项及以上。⑥胃病证候:胃脘胀痛,消谷善饥,齿龈肿痛,纳食不香,嘈杂呃逆。具备三项及以上。⑦胆病证候:口苦泛恶,寒热往来,惊悸胆怯,周身黄疸,胁部胀满。具备三项及以上。⑧小肠证候:小腹胀痛,泻痢不止,完谷不化,肠鸣腹痛,尿液黄赤。具备三项及以上。⑨大肠证候:腹部胀满,大便干结,大便溏稀,久泻滑脱,肠风下血。具备三项及以上。⑩膀胱证候:尿急尿频,尿道赤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949KB,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