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8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1719272
探讨彭氏眼针的理论渊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2月1日 邵 妍 王 健
第1页

    参见附件(3744KB,5页)。

     摘要:目的:为了追逆溯彭氏眼针的理论渊源,明确眼针定位分区方案。方法:研究“五轮八廓”学说的发展。系统对中医古代文献进行梳理,理清五轮八廓学说的学术源流,对眼针的理论来源进行剖析,对理论基础方面加以阐述,不断完善眼针理论的基础。查阅大量古代文献,发现眼与脏腑的密切联系,通过白睛的络脉颜色、形态改变来反应脏腑的疾病变化。彭老根据眼与脏腑的关系,联系八廓理论及其关系,并经过大量临床实践,从观眼识病、眼诊病、眼针疗法3个阶段而创立眼针疗法,从而明确眼针疗法的八向八线定八区的方案。结论:彭老通过眼的白睛脉络变化能反应脏腑的疾病,联系五轮八廓学说而创立眼针分区,经过不断研究发展,明确眼针疗法的八向八线定八区的方案,从而针刺眼周八区十三穴调整脏腑、治疗各种疾病。

    关键词:彭氏眼针;八向八线定八区;眼针疗法

    中图分类号:R245.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12—2584—05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744KB,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