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8年第7期
编号:11673055
《章次公医案》治痹证用药特色探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年第7期
     摘要:深入分析了《章次公医案》治痹证用药特色,总结出其辨证首分虚实,善用虫药,法随证变的治疗特色,并对重用西河柳、附子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从药理学角度分析虫类药、西河柳、附子的镇痛作用机理,为现代临床医家治疗本病辨证用药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词:章次公;医案;痹证;西河柳;附子

    中图分类号:112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7-1441-02

    章次公(1903-1959),名成之,镇江大港人。其医学师从丁甘仁、曹颖甫,国学问业于章太炎。先生一生治学严谨,宅心仁厚,博学深思,求真务实,无门户之见,多创新精神,主张“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积极倡导中西医结合,著有《药物学》、《诊余集》、《道少集》等,《章次公医案》为其弟子朱良春先生等编纂而成(简称《医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现将《医案》中痹证的用药特色浅析如下。

    1 首辨虚实攻补得宜

    《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者闭也,风寒湿邪入侵,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不通。先生认为治疗本病当首辨虚实,病症初起,邪实体壮者当以祛邪为主,提出治痹之法,不外“祛风、散寒、逐湿、活血、通络”,因而治疗本病常用麻黄、桂枝、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等祛风胜湿,通经络;附子、细辛、川芎温阳散寒定痛;苍术燥湿;五加皮、防已、蚕沙、秦艽、桑枝、海风藤等利湿通络;当归、红花、赤芍、川芎、鸡血藤养血活血行血,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