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8年第5期
编号:11674324
腹针辨证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年第5期
腹针辨证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2.2 手法 患者取仰卧位,选用40~60mm长度的0.25cm毫针,避开毛孔及血管,轻缓刺入,行轻捻转的手法。其中中脘、关元、气海、上脘深刺(达地部),调理脏腑之气;大横、滑肉门、气旁、气穴中刺(达人部),调理经络之气;商曲、下脘上,及病变椎体的对应点浅刺(达天部),以气至病所。留针30min,前3次每日1次,以后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 001.9-94)制定:①头痛、眩晕;②耳聋、耳鸣;③视物不清;④体位性猝倒;⑤颈椎侧弯、后伸不适等症状;按轻重程度分为无(4分)、轻微(3分)、明显(2分)、严重(1分)4级予以量化,5项合计满分为20分。治愈:治疗后达到20分;显效:治疗后总分比原来提高6~10分;好转:治疗后总分比原来提高1~5分;无效:治疗后总分比原来降低或不变。

    3.2 观察指标 (1)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 001.9-94)治疗前后分别观察:①头痛、眩晕,②耳聋、耳鸣,③视物不清,④体位性猝倒,⑤颈椎侧弯、后伸不适等症状,予以量化并对比。

    (2) TCD检测:所有患者根据治疗前TCD的检测结果——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快慢分为两组:血流加快组与血流减慢组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