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8年第4期
编号:11584905
足阳明经脉与神志疾病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年第4期
     摘要:通过研究《内经》中有关足阳明经脉与神志疾病关系的论述,分析了足阳明与脏腑的配属关系,及神志与脏腑的相关性,提出抓住五脏整体协调、抓住脾胃与心,调节五脏整体的中心以治疗神志疾病,才是理解足阳明与神志疾病关系的实质与关键。

    关键词:内经;神志;足阳明

    中图分类号:R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4-0812-02

    1概念

    1.1足阳明经脉足阳明是人体一条重要的经脉,循行于人体面、胸、腹及下肢前侧,网络人体前侧大部。《内经》中有许多关于足阳明的记载,对经脉的循行、功能、主治、病候及脏腑配属等内容做了全面论述,当时的古人对足阳明的认识已十分丰富和具体。

    1.2神志 神志疾病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神的含义十分繁杂,《内经》中有一个重要含义,是指人的精神心理活动,即神志。关于脏腑与神志关系的问题,《内经》有两个重要命题,一个是心主神明,一个是五脏藏神[1]。因此,神志异常的疾病也主要责之于心和五神脏。

    《内经》接受了中国哲学对心的认识,并结合中国社会制度传统的君臣制观念,形成了以君臣相傅论脏腑,其中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的思想。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

    《内经》在继承中国哲学对心的认识,倡导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的同时,还提出了五脏藏神的观点,如《素问•宣明五气》、《灵枢•本神》及《灵枢•九针论》等指出“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从五脏整体角度阐发了脏腑与神志的关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2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