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80163
中医对肺间质纤维化的认识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关天宇 焦 扬 孙海燕
第1页

    参见附件(281KB,2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

    摘要:肺间质纤维化是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喘息、气短、干咳、喘憋为临床表现、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肺问质纤维化为特点的肺间质性疾病。由于其病因的多样,发病机制的复杂,临床有效治疗方法的欠缺,肺间质纤维化已经成为呼吸系统疾病领域中最富挑战性的痰病。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研究也渐成热点,文章旨在通过对肺间质纤维化中医病名、病机以及治疗的阐述,为进一步探讨该病发病机理及提高临床疗效,开拓思路提供方法。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病机;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5-1000-02

    肺问质纤维化是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喘息、气短、干咳、喘憋为临床表现、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特点的肺间质性疾病。肺间质纤维化既是多种肺疾病、多种系统性疾病的共同结局,又有无原发疾病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预后较差,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难治性疾病。近年来,中医药也对该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1中医对肺问质纤维化病名的认识

    肺间质纤维化是西医病名,中医古籍中没有与之完全对应的名称,中医通过对该病病机、症状的不同将其归属于“肺痹”、“肺痿”、“喘证”、“肺胀”、“短气”的范畴其中“肺痹”与“肺痿”最为常见。从病名而言,肺痿与肺痹均指出了其不同侧面,肺痿言肺之痿弱不用,从本虚而言,肺痹言肺为邪痹,气血失于流畅,从邪实而言,皆反映了这一疾病病理的主要方面,即痿中有痹,痹中有痿。早期为肺痹,晚期则发展为肺痿。早期肺问质纤维化可为“肺痹”。晚期肺组织失去弹性,肺组织纤维化后肺失去弹性,肺叶挛缩成为“皮囊”,如肺之萎缩,可以称为肺痿。肺间质纤维化不论急性期或慢性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