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80688
激素性骨坏死的中医分型与血脂血凝异常相关性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刘向春 郑大滨
第1页

    参见附件(464KB,3页)。

     胞的转变。

    5.1.5骨质疏松学说 长期使用激素易造成骨质疏松。这是因为激素使成骨细胞成骨活力减少,肠内钙吸收障碍,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从而使骨质减少。Fost Vignon认为由于骨质疏松,易因轻微压力发生骨小梁细微骨折,骨小梁骨折的积累引起关节面塌陷,随之骨髓细胞、毛细血管被压,最终导致骨缺血性坏死。但Kenzorat通过实验证实,在股骨头发生压缩前,多已发生缺血性坏死。并目此学说不能解释骨质疏松严重的老年人为何不会发生骨坏死。因此,多数学者倾向于骨质疏松并非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致病因素。

    5.2中医药对SANFH的认识

    祖国医学并无本病的记载,刘伯龄等认为属“髋骨痹”。褚福度等认为属“骨萎”,不可归属于“骨痹”。也有人将其归属于《灵枢·刺节真邪》中的“骨蚀”与《素问·疹论》中的“骨萎”。其病因主要为先天不足、肾气亏虚、气滞血疲、痰湿内阻、外邪侵袭等几个方面。通过临床观察,笔者认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产生的中医基础是血瘀气滞与痰湿内阻。后期才会因为久病而出现肝肾不足与气血亏虚。而且血瘀气滞与痰湿内阻型患者在临床检查中往往分别存在血凝、血流变和血脂的异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6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