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2007
编号:13846013
静止期牙周病大鼠牙齿移动后上下颌牙槽骨骨微结构的差异(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2007
     Key words:alveolar;periodontal disease;quiescent;bone microstructure;tooth movemen;difference

    牙周病是除龋齿以外引起患者牙齿缺失的首要病因[1],患者牙槽骨骨微结构被破坏、骨质疏松,甚至发生牙槽骨吸收,不但严重影响咀嚼功能,还会进一步加速牙槽骨骨量丢失[2],进入恶性循环。目前全世界有8%~30%的中年人为牙周病患者[3],牙周病的治疗已经成为口腔医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相比常规的牙周基础治疗,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可以控制牙周炎症,排齐牙列,改善咀嚼功能,解除咬合创伤,有利于牙周组织的恢复,较单纯牙周治疗更为有效[4]。但是目前不是所有的牙周病患者接受正畸治疗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了解并判定牙槽骨状况是拟定治疗计划以及治疗成功的关键。有学者提出,上、下颌牙槽骨对力的反应不同[5],下颌牙槽骨对正畸治疗的反应更为敏感[6],颌骨间的形态计量学指标也有显著差异[7],但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是否也存在同样的情况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模拟牙周病患者进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真实环境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