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9年第3期
编号:13326070
基于USPHS评价两种修复缺损牙体方法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第3期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来笔者科室就诊的牙体大面积缺损122例患者,共145颗患牙,已完善根管治疗,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其中男32例,女30例,平均年龄(42.2±12.2)岁,患牙72颗(前磨牙10颗、磨牙62颗),牙本质中层和深层损伤分别为42颗和30颗,咬合折裂31颗,龋齿35颗和其他6颗;观察组:61例,其中男35例,女26例,平均年龄(45.1±10.5)岁,患牙73颗(前磨牙13颗、磨牙60颗),牙本质中层和深层损伤分别为40颗和33颗,咬合折裂26颗,龋齿39颗和其他8颗。两组的性别、年龄、损伤程度、牙体损伤原因、日常刷牙、是否使用含氯牙膏、饮食习惯、是否饮用碳酸饮料及对口腔卫生知识了解程度等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①牙龈无发炎或肿胀情况,口腔卫生良好;②经完善治疗牙髓疾病者;③缺损牙面面积40%牙合面,缺损部分裸露在表面;④牙齿咬合较好者;⑤同意并签订患者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牙体预备:两组患者均行牙体预备。清洁患牙,去除腐质和薄壁弱尖部位。牙合面预备量为0.8~2.5mm,牙合面预备宽度≥1.5mm。根据牙体缺损情况进行窝洞预备,向牙合面外展2?~5°,洞壁无倒凹,牙合面无需预备短斜面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