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4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504259
腺病毒介导的HGF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影响移植颗粒脂肪新生血管形成的初步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

    王有虎 刘毅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全军整形中心;

    【摘要】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移植颗粒脂肪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雄性大鼠MSCs,用Ad-GFP、Ad-HGF转染MSCs,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效率。Wistar雌性大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A组颗粒脂肪+0.4mlDMEM-LG;B组颗粒脂肪+0.4ml DMEM-LG+1×108pfuAd-HGF液;C组颗粒脂肪+0.4mlDMEM-LG+1×106MSC;D组颗粒脂肪+0.4ml DMEM-LG+1×106MSC(携带GFP基因);E组颗粒脂肪+0.4mlDME-LG+1×106MSC(携带HGF基因),均匀震动5min,移植于背部皮肤与肌肉之间。3、5、7、14、28、60天取移植的颗粒脂肪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体CD34表达,观察新生血管生成。结果:MOI=100时,Ad-GFP转染MSCs效率达86.4%,Ad-HGF转染MSCs,ELISA检测HGF分泌量在48h表达量最高。E组移植体新生血管7天左右达高峰,14天后趋于平稳,在5、7、14、28、60天血管数量多于其他组(P0.05)。结论:携带有HGF基因骨髓间充干细胞有效的能促进移植颗粒脂肪的血管形成。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颗粒脂肪移植 血管形成 基因转染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689)

    【分类号】R622

    Traktueue等[1]预测脂肪移植将来在修复组织缺损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颗粒脂肪移植后存在最大问题是移植脂肪因缺血、缺氧后液化坏死,易被吸收或形成囊肿、纤维化,从而影响远期效果。因此,脂肪移植要取得进一步的进展,就要深入研究脂肪移植后的再血管化[2-3]。骨髓间充质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82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