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332281
影响下颌骨轮廓解剖分区的三维重建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王竞鹏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通过三维重建测量影响下颌骨轮廓的解剖分区,探讨下颌骨轮廓的影响因素。方法:60例汉族成年女性头颅螺旋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影响下颌骨轮廓解剖分区的下颌骨及外板厚度。结果:下颌骨厚度:下颌骨升支后缘(6.96±0.63)mm,下颌角区(7.10±0.50)mm,下颌骨下缘(10.74±0.87)mm;下颌骨外板厚度:下颌骨升支后缘(3.12±0.34)mm,下颌骨下缘(3.97±0.34)mm,斜线区(5.33 ±0.42)mm。结论:通过对影响下颌骨轮廓的解剖分区的三维重建测量研究,将为下颌角整形手术术前设计、术后效果评价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和解剖依据。

    [关键词]下颌骨;轮廓;解剖分区;三维重建;下颌角整形术

    [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11-1950-03

    “瓜子脸”、“鹅蛋脸”符合东方女性面部轮廓的传统审美标准,下颌角肥大将使脸型呈难看的方形或上窄下宽的梯形。近年来要求下颌角整形术来改变面部轮廓的求美者日益增多。下颌角肥大,多以骨性肥大为主,通过下颌角整形术可以重塑面下部轮廓[1-2]。随着此类手术的大量开展,越来越的医生发现单纯的下颌角整形术,并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结合笔者的临床实践,要想取得较为完美的手术效果,就需要对影响下颌骨轮廓的相关解剖区域进行重塑。鉴于此,笔者对影响下颌骨轮廓的相关解剖区域进行三维重建研究,希望结果为全面认识影响下颌骨轮廓的相关因素提供理论基础;为提高面下部轮廓整形术的手术效果提供解剖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随机选取符合实验要求的60例成年女性(20~50岁)头颅螺旋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筛选要求:患者面部五官端正,左右侧对称,面部比例协调,上下牙弓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盖正常,开口度在正常范围内;无正颌手术史及正畸治疗史。采用GE1ightspeed16层螺旋CT机进行头颅轴位扫描,受测者均在牙尖交错位。扫描参数:层厚0.625mm,螺距比为0.625:1,球管电流260mA,电压12OkV,矩阵512×512,重建薄层厚度0.625mm。

    1.2 方法

    1.2.1定点及测量方法:三维重建测量时,固定颌面部,保持法兰克福平面(frankfurt horizontal plane,FH平面),又称眼耳平面。参照吴汝康的《人体测量方法》[3]和邵象清的《人体测量手册》[4]测量点,结合笔者临床观察、相关文献[5-7]以及下颌骨的解剖分区。笔者认为影响下颌骨轮廓的大致包括4个区域(下颌骨升支后缘区、下颌角区、下颌骨下缘区、斜线区),如图1~2。A点:下颌骨升支后缘与下颌角区过渡点上2cm(沿下颌骨升支后缘方向);B点:下颌骨升支后缘与下颌角区过渡点上1cm(沿下颌骨升支后缘方向);C点:下颌骨升支后缘与下颌角区过渡点;D点:下颌角点;E点:下颌角区与下颌骨下缘过渡点;F点:下颌角区与下颌骨下缘过渡点前1cm(沿下颌骨下缘方向);G点:下颌角区与下颌骨下缘过渡点前2cm(沿下颌骨下缘方向);H点:斜线与下颌骨下缘相融合点;I点:斜线与下颌骨下缘相融合点前1cm(沿下颌骨下缘方向);J点:斜线与下颌骨体融合点;K点:H点与J点的中点(沿斜线方向)。

    笔者对于以上各点利用重建的三维图像可以随意旋转和切割的优点,把三维图像、轴位图像、冠状位图像和矢状位图像相结合测量下颌骨厚度和下颌骨外板厚度。笔者测量发现D点下颌骨外板与下颌骨内板融合,所以只测量此点的下颌骨厚度。J点、K点只测量下颌骨的外板厚度,因为其下颌骨厚度在下颌角肥大整形等手术中临床意义不大。

    1.2.2 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影响下颌骨轮廓各因素点测量指标:A点、B点、C点、E点、F点、G点、H点、I点:各点的下颌骨厚度与下颌骨外板厚度;D点:下颌骨厚度(下颌角点厚度);J点、K点:下颌骨外板厚度。A点、B点、C点此三点的下颌骨的厚度平均值表示下颌骨升支后缘的下颌骨厚度的平均值;C点、D点、E点此三点的下颌骨的厚度平均值表示下颌骨角区的下颌骨厚度的平均值;E点、F点、G点、H点、I点的下颌骨的厚度平均值表示下颌骨下缘的下颌骨厚度的平均值;A点、B点、C点此三点的下颌骨外板的厚度平均值表示下颌骨升支后缘的下颌骨外板厚度的平均值;E点、F点、G点、H点、I点的下颌骨外板的厚度平均值表示下颌骨下缘的下颌骨外板厚度的平均值;H点、J点、K点下颌骨外板的厚度平均值表示斜线区的下颌骨外板厚度的平均值。

    1.2.3 统计学方法:将测量结果输入SPSS13.0 软件,首先Kolomogorov-Smirnov正态分布假设检验,证实所得各项测量指标的计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然后计算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左右侧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若P>0.05表示无显著性差异,若P<0.05,表示左、右侧有显著性差异。对影响下颌骨轮廓各点下颌骨厚度左、右两侧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 P>0.05表示A、B、C、D、E、F、G、H、I以上各点的下颌骨厚度左、右侧无显著性差异。

    对影响下颌骨轮廓各点下颌骨外板厚度左、右两侧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A、B、C、E、F、G、H、I、J、K以上各点的下颌骨外板厚度左、右侧无显著性差异。

    3 结果

    3.1 三维重建测量影响下颌骨轮廓各因素点下颌骨厚度结果见表1~3。

    3.2 三维重建测量影响下颌骨轮廓各因素点下颌骨外板厚度结果见表4~6。

    4 讨论

    结合文献报道[8-14]和笔者的临床实践发现,面下部骨性轮廓也就是下颌骨的轮廓不能无限制的缩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0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