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325274
扩张额部及颊部皮瓣修复眼颧部蓝痣一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邹翀 王佳琦 王太玲
第1页

    参见附件。

     蓝痣是一种罕见的的黑素细胞增生引起的皮肤损害[1],临床较少见,我科于2011年7月收治一名眼颧部蓝痣患者,应用扩张额部及颊部皮瓣修复切除蓝痣后遗留创面,取得良好效果,术后病理证实为蓝痣,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和方法

    1.1 患者资料:男性,11岁,主因“面部色素痣植皮术后色素痣复发及瘢痕形成10年”入院。患者出生时鼻根部、左眼内眦至左眶下区即有一块色素痣,随生长逐渐增大。患者9月大时曾在当地医院行冷冻治疗,效果不佳。曾于1岁时行面部色素痣切除皮肤游离植皮术治疗。现左眶下区部分植皮皮肤再次呈蓝黑色样变(图1),患者自觉影响外观和心理,为解决此问题来我院要求手术治疗。专科情况:自鼻根部、左眼内眦至左侧眶下区可见植皮皮肤,颜色较周围皮肤暗黄,左眶下区部分植皮皮肤呈现蓝黑色,皮肤表面欠光滑,边缘欠规则,无红肿、无破溃;患者家族中无类似患者。血尿常规、血生化、免疫、凝血、心电图、胸片等均无明显异常。入院诊断:“面部色素痣(蓝痣?)、面部瘢痕”。

    1.2 手术方法:手术分4期进行。

    1.2.1 第一期手术:于2011年7月5日行额部、左侧颊部扩张器置入术:将100ml长方型扩张器埋置额部帽状腱膜下层,50ml长方型扩张器埋置左侧颊部SMAS浅层剥离的腔隙中。伤口愈合后开始定期行扩张器注水,每次注水量为扩张器容量的1/10左右,1周注水两次。四月后扩张皮瓣扩张良好(图2),行二期手术治疗。

    1.2.2 第二期手术:于第一期手术术后4月行面部瘢痕、色素痣切除,扩张器取出,扩张皮瓣转移,皮管成形术:将鼻根部至左眶下区植皮皮肤切开,瘢痕下方见大片蓝黑色色素痣,侵及左侧眼轮匝肌,左侧内眦韧带,及颧骨骨膜(见图3)。以不影响下睑功能和内眦形态为度,尽量切除受累组织,包括部分受痣侵袭的眼轮匝肌及颧骨骨膜,将部分左侧颧部脂肪垫形成局部脂肪瓣转移至左眶下区,填补切除色素痣后所遗留凹陷。额部设计以眶上血管为蒂底边5cm高6cm倒三角形额部皮瓣,向下翻转覆盖至鼻根部及左眶下部病变组织切除区域,皮瓣蒂部缝合形成皮管(见图4)。术后7天拆线,切口愈合、皮瓣存活良好。

    1.2.3 第三期手术:于第二期手术后2周开始额部皮管蒂部血流阻断训练,当阻断血流达1h皮管血运仍良好时,即第二期术后三周行第三期手术治疗。全麻下行额部皮管断蒂,皮瓣修薄术。于额部皮管蒂部切断皮管,将额部供区与鼻部受区皮瓣修剪平整,覆盖各自创面后分层缝合皮肤。术后7天拆线,皮瓣存活血运良好。

    1.2.4 第四期手术:于第三期手术后半年行皮瓣修薄术:沿颧部皮瓣下缘切口于SMAS浅层掀起皮瓣,皮瓣下方未见蓝痣复发(图5),切除皮瓣基底部瘢痕及部分皮下脂肪组织,将皮瓣修薄及平整后复位并缝合切口。

    1.3 结果:术后皮瓣存活良好,色泽与质地与周围皮肤一致(图6)。术后病理结果回报:镜下观察可见少量树枝突状黑色素细胞,间质中可见大量黑色素,部分黑色素在细胞外,也可见普通皮内痣结构。病理诊断:符合蓝痣,已生长至皮下脂肪及肌层(图7)。

    2 讨论

    蓝痣是一种较少见的黑素细胞增生引起的皮肤损害。蓝痣具有部位深和颜色深的特点,临床上呈现蓝色或蓝黑色且常侵犯皮肤附属器及血管、肌肉、神经等组织。蓝痣通常发生于皮肤,但也有文献报道其他少见部位的蓝痣:如口腔粘膜、胃肠道粘膜、子宫颈、阴道、前列腺、巩膜、结膜、乳腺及淋巴结等[2]。蓝痣一般分为普通型蓝痣、细胞型蓝痣、联合型蓝痣和无色素型蓝痣四种[1,3]。普通型蓝痣主要由细长呈波型梭形黑素细胞构成,位于真皮中下部,也可扩展至皮下组织,通常单发, 也可多个,常发生于上肢和面部,不恶变;细胞型蓝痣位于真皮内,有大量枝状突的黑素细胞,并常有梭形细胞密集成的团块状细胞岛。细胞型蓝痣常发生在臀部及尾胝部,出生时即有,有分叶,界限清楚,女性较男性多,易恶变。联合型蓝痣为各型蓝痣合并普通痣细胞痣,最常见为蓝痣合并皮内痣;无黑素或偶见色素的蓝痣为无色素型[1,3-4];根据病理特点本病例考虑为联合型蓝痣,为普通型蓝痣联合皮内痣。蓝痣在鉴别诊断尚需与太田痣及普通皮内痣等区别。蓝痣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及脉冲激光治疗。谭军[5]等使用调Q开关的1064nmNd:YAG激光对右耳皮肤巨大蓝痣进行试验性治疗后效果良好。本病例蓝痣侵犯面积大且深,激光及植皮治疗均不能达到满意疗效,笔者采用扩张额部及颊部皮瓣转移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双林,Jag,Bhawan.665例蓝痣组织病理及免疫病理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5):292-294.

    [2]Gonzalez-Campora R,Galera-Davidson H,Vazquez-Ramirez FJ,et al.Blue nevus: classical types and new related entities. A differential diagnosticreview[J].Pat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1994,190(6):627-635.

    [3]Ferrara G,Soyer HP,Malvehy J,et al.The many faces of blue nevus: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8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