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3期
编号:12190006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促进皮肤创面修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第3期
     大面积深度烧伤以及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随着干细胞研究的开展和深入,体内外实验证明位于皮下脂肪组织内的脂肪干细胞[1](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可以有效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皮肤创面愈合[2]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过程,涉及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再上皮化、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沉积以及重塑等多方面。在创伤条件下,伤口渗液和其中的炎性因子以及有丝分裂原等趋化因子促进ADSCs增殖,向伤口迁移[3]。实验证明,ADSCs在体、内外均可以向皮肤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分化,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分子限制炎症和凋亡、促进血管形成、促进创周组织细胞,参与损伤修复等,最终实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1 脂肪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低免疫原性

    ADSCs是成体间充质干细胞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不同物种,如人、鼠、猪、犬及兔等不同部位的脂肪组织中。其数量巨大,1g脂肪组织可以产生大约5×103脂肪干细胞,大约是1g骨髓中获取干细胞数量的500倍;取材安全简便,在局麻下即可获取大量细胞,体外扩增和自我更新能力很强;可以向多种细胞系分化:脂肪、骨、软骨、骨骼肌、平滑肌、心肌、内皮、肝细胞、造血细胞以及神经元细胞[4-5],ADSCs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ADSCs具有间充质干细胞这一类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记[6] ......
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