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093751
应用ICON指数和PAR指数对隐形矫治系统疗效的评价(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裴秀洁 白玉兴 林桂书
第1页

    参见附件(2120KB,4页)。

     2实验结果(见表1~3,如图1~2)

    3讨论

    通常笔者把一些有经验的正畸医师对一个病例的综合评价作为正畸诊断治疗的金标准[4]。在此基础上很多评价指数被广为应用。

    1987年,10位有经验的正畸医师经过6次会议的讨论提出了PAR指数应用于错牙合畸形的治疗结果的评价[5]。1991年来自9个国家的97位正畸医师提出了ICON,正畸治疗需要、难度,结果指数。还有其他的许多IOTN(正畸治疗需要指数)、AC(美观指数)等。这些指数经过多位学者的检验,有效性和客观性在正畸的传统矫治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论证[5-7]。关于中西方的审美差异,许天民教授等与国外医师合作也做过很多相关的研究[8],结论是中西方关于正畸治疗的结果评价存在相当高的一致性。

    无论隐形矫治还是传统矫治,追求的都是稳定、和谐,美观,但隐形矫治在牙齿的三维控制方面存有一些不足。笔者在本次实验中选择了通用于传统矫治系统的PAR和ICON这两个应用起来比较简单实用有效的指数,对隐形矫治系统治疗前后的病例进行评测,同时结合有经验正畸医师的判断验证我们的评价结果。

    根据具体数据测量结果(见表1),笔者可以看出经过隐形矫治系统治疗的病例大部分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按照PAR指数的测量结果加权分值减少超过22的有23%,改善程度超过30%的达到92%以上。ICON作为一个综合评价指数,在评价隐形矫治系统的治疗需要应用中,它的准确性还需要大规模的调查进行校正。按照ICON的标准,错牙合畸形的治疗需要指数为43以上,而在笔者的统计中治疗前ICON分值最小为24,远远小于43。在笔者的调查中治疗前分值大于52的也就是中等难度的病例仅占41%,小于52的也就是治疗难度较小的病例达到了59%。看来一方面医师在选择隐形矫治的病例时比较小心谨慎,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进行隐形矫治的患者群对美观要求通常很高。这些也导致我们在对矫治结果进行评测中得到了大部分病例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的结论,与McKenna表述的隐形矫治系统仅适用于一些简单病例相一致[9]。而对于那些ICON指数评估术前超过77的难度非常大的病例,术后改善程度都很有限甚至变差。所以对隐形矫治系统我们不得不充满期待,期待更多的经验,更好的完善,更有效的治疗。

    笔者在对所有测量结果综合进行统计学分析时发现医师的评价,ICON还有PAR值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见表2,如图1)。PAR指数与ICON指数在对各个病例治疗前后分值评估,以及在改善程度的评价方面都有着很好的一致性。

    在独立分析不同医师之间的一致性时,考虑到每个医师对标准理解的不同,笔者采用了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见表3)同一医师之间与各个医师之间的一致性没有我们想象的高,都在较好或一般的范畴。原因可能是笔者在摆放模型时是成对放置,每个医师在评价的过程中根据个人的经验,有的人会拿正常牙合的6项标准来进行打分,有些医师会根据治疗经验根据模型治疗前后改善程度进行评级,这样就会存在对有些病例的评价出现偏差。如果笔者把治疗前后模型分别摆放,然后分别进行评分结果应该会更好。

    4结论

    经过笔者的回顾调查,笔者认为隐形矫治系统作为一种矫治方法,可以用PAR指数和ICON指数来对它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其中ICON指数因为其测量方法的简便同时涵盖内容更丰富,比PAR指数更细节更全面而更方便应用。

    对于应用隐形矫治治疗的病例,难度系数较低的大部分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所以针对一些美观要求较高而又不太复杂的病例,隐形矫治有着它独特的优势。但针对一些复杂的病例,隐形矫治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也试图通过调查隐形矫治器的序列应用对不同难度的病例给予一定的分析,但笔者发现这些调查有赖于患者的依从性。隐形矫治系统由于它的摘戴完全取决于患者,戴用时间、戴用效果很难得到及时评判,这还需要更多的数据调查更进一步进行评价分析。

    [参考文献]

    [1]Kravitz ND,Kusnoto B,BeGole E,et al.How well does Invis align work? A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tooth movement with Invis align[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9,135(1):27-35.

    [2]Lagravère MO,Flores-Mir C.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Invis align orthodontic aligners: a systematic review[J].J Am Dent Assoc,2005,136(12):1724-1279.

    [3]白玉兴,周洁珉,王邦康,等.国产无托槽隐形正畸矫治系统的开发与研制[J].北京口腔医学,2004,12(2):89-96.

    [4]Firestone AR,Beck FM,Beglin FM,et al.Validity of the Index of Complexity, Outcome, and Need (ICON) in determin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 need[J].Angle Orthod,2002,72(1):15-20.

    [5]Richmond S,Shaw WC,O'Brien KD,et al.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 Index (Peer Assessment Rating):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20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