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9年第1期
编号:11728239
全面部多层次复合除皱术(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09年第1期
     面部除皱手术经历了几代的发展。第一代是单纯皮下分离除皱法,其优点是双侧皮下对称广泛剥离,周围缝合张力一致,面部皮肤软组织恢复到年轻时的位置,但矫正颊部皮肤松垂,较深鼻唇沟纹效果差,术后效果维持时间较短。第二代是SMAS 剥离除皱法,SMAS 剥离除皱术效果和术后维持时间均优于单纯皮下剥离的手术方法, 是目前国内外最广泛采用的除皱方式[1],但SMAS 在鼻唇沟处已不明显, 因此本术式改善面中部皮肤老化的效果欠理想。由此出现了第三代骨膜下剥离除皱术,以期更好的悬吊和塑形眶周软组织形态,向上牵拉颧肌能改善周围肌肉的位置和功能, 从而改善口角的形态,同时将张力转移到深筋膜, 切口边缘无张力, 保证了皮肤的血运。全面部除皱术创伤大,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头皮瘙痒、头皮感觉减退或麻木、脱发、切口瘢痕。为避免冠状切口带来的不良并发症,近年人们将内窥镜技术引入整形外科,具有切口小、能在内窥镜下直视深层的肌肉、神经、血管的优点[2],但仅限于皮肤轻微松弛的病例,远期效果尚待观察。

    王晓军等[3]认为面部老化是不同组织,不同解剖结构变化的综合体现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