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7年第6期
编号:11507412
果酸疗法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07年第6期
果酸疗法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
果酸疗法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评价果酸(羟基乙酸)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掌握果酸治疗的适应证及方法。方法:应用浓度为20%、35%、50%、70%的羟基乙酸治疗24例痤疮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进行疗效观察。结果:23例患者完成治疗。4周后皮损减退率34%,有效率83%;8周后12例患者皮损减退率53%,有效率100%;12周后5例患者皮损减退率69%,有效率100%;炎性皮损减退率高于非炎性皮损。结论:果酸治疗痤疮至少需要4周,且安全有效。

    [关键词]果酸;痤疮;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6-0795-02

    果酸(alpha hydroxy acids,AHAs)是一类自然界存在的无毒物质和相关的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各种水果,故俗称果酸。果酸换肤治疗是一种促进皮肤新生的特殊治疗技术,随着美容医学的发展,果酸换肤逐渐成为浅表换肤治疗的新趋势。2005年8月~2006年8月,我们采用20%、35%、50%、70%四种浓度的果酸(羟基乙酸)治疗24例痤疮患者,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24例均来自华山医院皮肤科门诊的痤疮患者,其中男6例,女18例,年龄19~36岁。平均发病年龄18岁,病程1个月~11年。皮疹表现为炎性(红斑、丘疹、脓疱、结节)和非炎性(白头粉刺、黑头粉刺),部分表现为痤疮瘢痕、色素沉着斑。GAGsⅢ评分为中重度痤疮。Fitzpatrick-Pathak 皮肤类型Ⅲ型16例(67%),Ⅳ型8例(33%)。既往未进行过果酸治疗。

    1.2 排除标准:①活动性单纯疱疹、疣;②近期有手术史者;③近半年接受过放疗、冷冻治疗;④近半年口服过维A酸类药物;⑤瘢痕体质,目晒伤、对光防护不够者;⑥果酸过敏者;⑦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⑧妊娠。

    2 方法

    2.1 药物与仪器:羟基乙酸浓度为20%、35%、50%、70%,中和液(Neostrata公司提供);色素测定仪(德国Courage+Khazaka electronic GmbH)。

    2.2 治疗方法:以20%为起始浓度,涂于患者面、颈部,避开眼周及口周,停留1.5~3min,当患者出现红斑、白霜或不适时,以中和液中和,冷敷10min。每周1次,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1~3个疗程。视患者耐受程度递增果酸浓度或停留时间,治疗期间注意防晒。

    2.3 疗效观察:指定专人按统一标准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每周一次,记录炎性皮疹(红斑、丘疹、脓疱、结节)和非炎性皮疹(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的数量及痤疮瘢痕变浅的程度,并拍照记录。

    2.4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治疗前后的皮损总数量计算皮损减退率。皮损减退率=(治疗前总数量-治疗后总数量)/治疗后总数量×100%。基愈:皮损减退率>/90%;显效:60%≤皮损减退率

    3.2 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有1例痤疮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疼痛剧烈、红斑、白霜,追问病史,患者肤色较深,且同时外用0.025%迪维霜,嘱其停用后症状改善。

    4 讨论

    痤疮是一种发生在毛囊皮脂腺及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皮肤病,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发病机制趋向多因素致病,包括雄激素的作用导致皮脂腺功能活跃,皮脂分泌增加;毛囊漏斗部角质细胞分化异常,使其开口堵塞;毛囊皮脂腺内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分解皮脂;化学和细胞的介质参与炎症反应,进而破坏毛囊皮脂腺,形成痤疮。大量证据表明,痤疮丙酸杆菌的代谢活动是造成非酯化脂肪酸释放时产生痤疮丘疹和脓疱的主要原因。

    痤疮的治疗主要针对痤疮发病的各个环节,即减少皮脂分泌、溶解毛囊角栓、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的数目和减轻炎症。包括外用药如抗生素、过氧化苯甲酰,维A酸、硫磺制剂、复方乳酸溶液等;口服药如红霉素、磺胺类、异维A酸等;中药疗法、针灸疗法;手术疗法、可见光疗法、酶抑制剂疗法等,能对痤疮的抑制和治疗获得良好效果。抗生素作为治疗痤疮的主要手段,耐药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痤疮丙酸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已上升至62%。

    果酸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水果、甘蔗、酸乳酪中,最早于1974年由“果酸之父’,Dr.Van Scott和Dr.Ruey Yu发明并报道,可用于治疗鱼鳞病、角化病、黄褐斑等色素沉着性疾病、痤疮、酒渣鼻等,并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果酸分子结构简单,分子量小,无毒无臭,渗透性强,作用安全,不破坏表皮屏障功能。果酸换肤是近年来美容护肤的新趋势。一般认为果酸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细胞表面的结合力来降低角质形成细胞的粘连性,加速表皮细胞的脱落与更新,同时能刺激真皮胶原合成,增强保湿功能。

    我们采用美国NeoStrata芯丝翠羟基乙酸系列产品(20%、35%、50%、70%)治疗24例痤疮患者。治疗4周、8周、12周后痤疮患者皮损减退率分别为34%、53%、69%,有效率分别为83%、100%、100%,果酸对炎性痤疮、色素沉着斑、冰锥型痤疮瘢痕均有较好的疗效,使炎性皮损消退、色素沉着变淡、瘢痕变浅。大多数患者随着果酸浓度增高、作用时间延长,疗效更好;果酸对炎性痤疮的疗效快且好(1个疗程见效),而色素斑及瘢痕疗效则相对较慢(2~3个疗程)。痤疮治疗至少需1个疗程,连续治疗建议不超过3个疗程;大部分患者(95%)可以耐受70%浓度的羟基乙酸,证明果酸是一种安全的治疗药物;果酸治疗后患者面部出现的淡红斑、白霜及其他不适等,果酸浓度达70%后,大部分患者出现的暂时性淡红斑、白霜、疼痛加剧等均在3~5天内恢复,故认为每周1次的治疗间期符合皮肤生理规律。果酸治疗可能带来如下副反应如中重度红斑、白霜、肿胀、刺痛、烧灼感、炎症后色素沉着、光敏感等;治疗中应避免搔抓刺激和化妆,避免与其他角质剥脱剂同时使用,使用防晒霜。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利用果酸治疗痤疮,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 百拇医药(肖晓庆 项蕾红 郑志忠)